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慢二看
一慢二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4,816
  • 关注人气:43,3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书刊周周读:我们来读点幼儿心理学吧

(2010-02-05 23:00:11)
标签:

幼儿心理

申宜真

儿童心理学

李子勋

心理医生

陪孩子成长

杂谈

分类: 育儿书刊【周周看】

爸爸妈妈都来看点幼儿心理学

 

李一慢

之前因为喜欢看《心理访谈》的缘故,我们夫妻都很喜欢李子勋,所以老早买了他的《陪孩子长大》。后来又陆续买了《儿童心理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等,以及承蒙惠赠的申宜真《幼儿心理百科》。当然,其他的幼儿教育书籍都包含很多幼儿心理学的知识。

 育儿书刊周周读:我们来读点幼儿心理学吧  育儿书刊周周读:我们来读点幼儿心理学吧

这几本算是专业书籍。《儿童心理学》我是认真看完,这本书理论性较强、知识系统全面,术语确实比其他几本都多,有耐心读完的话,还是很有收获的。本书概况地说,从第一章的认识儿童开始,分析了儿童的本质,介绍了人生之初的特点,详述了幼儿能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还重点研究了儿童的情绪发展,解释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儿童心理理论,以及儿童运用语言、加工信息的过程和特点,最后谈到了儿童心理成长对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从去年11月开始,断断续续到现在才读完。看完英国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著的《儿童心理学》会帮助我们建立幼儿心理学的知识基础

          育儿书刊周周读:我们来读点幼儿心理学吧    育儿书刊周周读:我们来读点幼儿心理学吧育儿书刊周周读:我们来读点幼儿心理学吧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出到第三册了,这些都是一些较典型的“编著”依据市场需要,寻找各种“理论和说法”,选择合适的案例,加以建议或点评。

 

这个书貌似不理论,全案例,可是倒像是传播心理学上不同的法则、定律、效应、假说、理论、原则等,很炫人。举个例子,第三册中第七章“人见人爱是教出来的”里有八小节,分别是:

踢猫效应: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比林定律:教孩子学会说不;

沉没成本:让孩子明白放弃是勇气更是智慧;

特里法则:教导孩子敢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首因效应:让孩子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互惠关系定律: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让孩子淡然与人交往;

社交恐惧:让孩子淡然与人交往;

交往适度定律:让孩子懂得感恩。

 

这样的结构在我们育儿书籍里太流行了,比如上周介绍的《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对比一下申宜真的《幼儿心理百科》,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差别,就好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与《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的区别一样。只要不空洞,还是会有人喜欢的。

 

不过,看这几本书也有好处,知道了好多的心理学术语比第一本纯理论书《儿童心理学》还有缤纷多彩。

 

育儿书刊周周读:我们来读点幼儿心理学吧



韩国儿童心理咨询专家申宜真的《幼儿心理百科》,我没有看完,也不想看完了,因为这完全不是一部要求去看完的书,就像书名一样,《幼儿心理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应该是放在案头,经常翻经常看的。

 

这本书有个最大的有点,就是体例上的便利性,先是集中说明了0-6岁幼儿最常见的心理问题30个,然后是按大小分门别类地通过FAQ的方式,面面俱到地详细地解答了幼儿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与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的问题。而且是,双向说明,不仅仅阐述孩子的状况,也从母亲的角度指出母亲应具备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所以,这本书不用读完,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翻阅,这就是合适的工具书的特点。

 

至于李子勋的《陪孩子成长》,说的是更大点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提前看看有些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段出现问题、出现的哪些问题可能是幼儿时我们的忽视和错误造成的,这样可以作为一种“倒推”提示,警醒们在幼儿期就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发展。

 

我们夫妻都是李子勋的粉丝,后来知道他还离婚了,让我很是讶异,让我想起了N年前湖南有个知名的夜谈节目主持人尚能自杀的事。

 

有的人可以舒坦别人心理,可以纾解别家婚姻暗礁,却无法自救。他们自杀或离婚的勇气让人敬佩,更让人惋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