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儿童美术创造性思维美育拉拉妈育儿 |
分类: 幼儿教育【知与行】 |
孩子成长的路有多长,美育的力量有多大
文/拉拉妈
一慢前言:
之前的博文里有几幅6岁孩子的画,是本文作者的闺女画的。不光画作,我了解到孩子的思维、语言、逻辑性和社会性都很厉害。从她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还有图文结合的绘本来看,小丫头的创造性思维超强,看了妈妈的文字,是不是也能知道一些原因呢。
儿童美术教育的施教者多为专业人士,但是施加影响的还是我们家长自己。拉拉妈的文字很优美,告诉我们“孩子的美育是伴随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的,家有画儿画女的爸爸妈妈是否都应该有如此情怀呢?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差不多每天就觉得压力涨满,马不停蹄向前,每天哪怕每周每月,也不过一下子忽忽过去,总觉得“时不我待”倏忽过去,而表现出来的。。就有可以近乎“急于求成”或“患得患失”。
孩子不一样,时间,每一刻的时间,对于他(她)们来说,都会比成年的我们,来得更慢,停留得更久,印迹也更深些,所以,在夜晚与你相偎的时候,他(她)们都会絮絮说着白天发生的有趣的事,做了什么好玩的,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哪怕和一个并不那么喜欢的小朋友言来语去的对话,都会告诉你,因为那个很重要。
成长的路有多长?就是在这些点滴的积累中。
美育的力量,便蕴含在这点滴的积累中,是积累才会显山露水的。或者,“显山露水”本不该是所求的结果,但却是不期然获得的。
所以,一再地相信,每个孩子心里都会有朵花开放,不同的是,它会是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开放,会绚烂还是淡淡幽香,会和一个孩子的特质相关。
翻阅“美术空间”的帖子,翻阅孩子那些惊喜的作品,就有这样的感喟,感慨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感慨孩子们在持续的学习中崭现的自我特质和表现能力,感慨世界在他(她)们的眼中这样丰富多彩,那些视角,那些提笔成就的画作,比“识字断文”来得更有力量。而那个世界的展开与呈现,在没开启的时候,是有可能被忽略与沉寂的。
这个,就是美育的力量吧。。。它们被打开了,于是,它们呈现出来了。
一个孩子成长的路有多长,美育的路有多长?
实在是抱歉,原图拍的就马虎。这是孩子看了同名绘本自己编的文画得绘本。
妈妈你说,孩子从哪儿来?
孩子是从商店里买来的。
妈妈你说,我这种小孩儿多少钱?
这种小孩儿10元钱一个。
那妈妈明天你带我
去买一个小妹妹好不好?
不行,只有结婚了它才开门。
那你说说小孩儿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有?
小孩子从石头里面蹦出来
那妈妈,你明天带我去收集些石头好不好?
不行,现在的石头里都没有小孩儿了。
那么,你再说,现在哪里还有小孩儿?
现在在我的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小孩儿,
你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小孩儿都更好。
我们无法找到答案,或者答案根本不重要,因为一切都像雨后春笋悄悄生长,套用一句已经用俗了的话“小荷才露尖尖角”。。。是的,你是否已经看到了那个“尖尖角”?
或者,看到也并非目的,只是,你相信,给到的,他(她)们都以孩子自有的方式感受到了。。。或者,在将来合适的机会,由他(她)们来告诉你,他(她)的世界体验是从什么时候,又是怎样丰富起来的?
被妈妈批评后画得
一慢后记:
想到了有次在新浪亲子听幼儿音乐教育机构哆啦发的谷峰老师的话,大意是"你有那音乐细胞吗,你凭什么要求孩子这个那个都好呢?!"
我们希望孩子去画画,不要把它当成是孩子的压力,画画对于幼儿就是一种游戏,他画了,他乐了,我们就满足了。
如果我们非得把学绘画花的钱一定图个啥回报,用自己的儿童绘画的观点去看呆自己孩子绘画过程和作品,我看不如不学呢。
在思考儿童美术和创造性思维的这个问题时,学习了解了很多的儿童美术博客,下一篇就把我整理好的全国各地儿童美术育儿博客发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