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亚平宁(十五)比萨斜塔

标签:
洗礼池比萨斜塔奇迹广场圣玛利亚城门圣母大教堂 |
分类: 国外游记 |
自驾亚平宁(十五)比萨斜塔
奇迹广场宗教地,但看钟楼不倒翁。
【1洗礼堂、圣母大教堂和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
钟楼建造于1173年8月,只建造了一年,到1174年塔身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首次倾斜;1178年,建到三层开始明显倾斜,只好暂时停工;
1231年,比萨斜塔工程继续,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
1278年,比萨斜塔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呈现为凹形,不得不再次停工;直到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比萨斜塔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最终历经约二百年于1372年完工。
以后多年意大利政府不断采取措施修复倾斜问题。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比萨斜塔关闭,开始进行整修工作;1992年,成立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1934年,在比萨斜塔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
1990年由于塔楼倾斜过甚,1月停止开放。经过 12年修缮,耗资2599万美元,比萨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专家预期效果。2021年12月15日再次向游客开放,2001年,比萨斜塔修复工程才算完成。
最终形成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歪斜模样;塔身倾斜向东南3.5米(即塔顶偏离垂直线),倾斜角度3.99度。
目前想要上塔参观,至少提前半个月在网上预定。才能登顶。
——3斜塔与大教堂对比——
——4塔下草地情侣——
——5进入奇迹广场广场的圣玛利亚城门——
——6比萨小城——
——7圣母大教堂门——
——8圣母大教堂和比萨斜塔——
——9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著名古代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因斜塔出名,其实是由一群古建筑的组合。
从进入奇迹广场的圣玛利亚城门洞看去,大片绿茵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依次分别是:建于1153年的洗礼堂;建于1063年的大教堂;建于1173-1350 年的钟楼(即比萨斜塔);后面还有建于1278年的墓园。
这些建筑外墙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就,各自相对独立,但又统一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形成视觉上的连续性,非常大气养眼。
走进广场,南侧是一排红砖建筑,现在是游客中心;广场从西到东是洗礼堂、大教堂、比萨斜塔,北侧是墓园,东北侧有座博物馆;博物馆前草坪上有座古罗马长翅膀天使雕像;南侧草坪上有座雕刻有小天使的洗礼池。
这一系例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建于1063年的比萨大教堂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对11-14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比萨斜塔更是出类拔萃,其装饰风格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格调。墙面用大理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一圈一圈爱奥尼亚式柱连续券拱围廊,一层层收缩叠加,形成向上挺拔的塔身,最上一层内收结束。。
比萨斜塔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
我们到达比萨已经日头朝西,晚上要赶到佛罗伦萨,再说也没有预约上楼参观比萨斜塔,只在奇迹广场上近观远望这些古典建筑。
圣母大教堂大门上、墙体上雕像精美绝伦;洗礼堂特行独立,造型典雅;而比萨斜塔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巧妙,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塔身斜而不倒,更是无意间成就了这奇特的造型……。
仰瞻比萨斜塔,恍然觉得似曾相识。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学课本上,告诉我们1590年,青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塔顶做“两个小球同时落地”的自由落体实验,让我们从小就认识了的建筑。
现在亲自站在这这座赫赫有名的斜塔身边,截上的雪白的大理石墙体,在夕阳斜射光的照射下,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壮美,白云飞渡,洁白的塔楼似乎象活起来一样飞动。
截下洗礼池许多游客争先恐后用水洗手洗面,都是在沾点雨露,接受洗礼,得到造物主的好运;大草坪上,情侣们依偎,在这宗教氛围和艺术环境中沐浴自然阳光的陶冶,诉说绵绵情意。
——10比萨斜塔和圣母大教堂——
——11洗礼堂——
——12比萨墓园建筑——
——13跌落的天使(比萨博物馆前铜雕)——
——14圣母大教堂外墙爱奥尼克柱装饰——
——15比萨斜塔下的美女——
——16摄影女孩——

——17广场上的小天使雕像、洗礼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