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亚平宁(十四)博罗尼亚
标签:
长廊骑楼意大利博罗尼亚圣方济各教堂世界第一所大学 |
分类: 国外游记 |
自驾亚平宁(十四)博罗尼亚
骑楼柱廊通圣庭,七彩涂鸦满城邑。
——3运动女孩——
——4圣方济各教堂——
——5门饰与涂鸦——
——6银发绅士——
——7学院标本——
——8母与子——
——9古老的街道——
——10涂鸦胡同——
——11博罗尼亚的朋友们——
【1涂鸦长廊满城邑】
博洛尼亚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34年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或译为“伊特鲁里亚人”)在此建造的茅舍和围起的石墙,形成了城市的雏形,当时称为菲尔辛纳(Felsina),以牧羊为主业。
博洛尼亚(Bologna)在意大利中部,是艾米利亚-罗马涅(Emilia-Romagna)大区的首府,更是交通枢纽,经常被列为意大利生活品质最高的城市之一。
因为它并不是传统的旅游城市,对比与之前去的那些旅游胜地,博洛尼亚较少被旅客问津,但却是一个非常值得来的地方。
中世纪的塔楼、宫殿和教堂,彰显城市的古老文明;漂亮的长廊骑楼,给人们遮风挡雨。
这是个很有色彩的城市,城中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覆以红色瓦片与橙色墙壁,整个城市的建筑都是暖色系,淡粉淡黄为主,给人一种很温馨愉悦的感觉。因而得了个雅称:“红色之都”。
这是个很有个性的城市,据说 “红色之都”又与城市曾经的政治色彩有关。因为二战期间,博洛尼亚是意大利抵抗组织的中心,有着反法西斯的光荣传统;此外,这里还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大本营,即使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期的时候,博洛尼亚人也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道路,没有改旗易帜。2016年,意大利共产党在博洛尼亚召开了第一次党大会,更是标志着新意共的诞生。
——13街头涂鸦——
——15大厨休闲时——
——16明暗廊街——
——17窗——
——18教堂信徒——
——19街头涂鸦——
——20古老街道——
——21世界第一所大学教室——
——22红发女郎——
——23街角一隅——
——24古建访者——
——25街头涂鸦——

——26教庭圣地——
——27廊下年青聚会——
——28圣方济各教堂——
——29涂鸦胡同——
——30教堂钟楼——
——31长廊骑楼分两旁——
博洛尼亚又是个很有特色的城市,具有中世纪城市的味道。几乎所有建筑都以走廊形式建造,大小街道两侧柱廊不断,骑楼连绵,冬天御寒,夏天遮阳,下雨天出行完全不必打伞,成了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形式上就像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海南的那种骑楼,只是这里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厚重的巴洛克式柱廊,比我国骑楼更繁复,更加高大、更漂亮。
博洛尼亚的这种特色柱廊(Portici di Bologna)是博洛尼亚从中世纪遗传下来的一项建筑规定,就连形状和高度在当时来说也有一定的规格。
1288年,博洛尼亚一项城市法令规定,建筑必须要修建拱廊,建造的柱廊高度不得低于7“博洛尼亚尺”(约合2.66米),以便于戴帽骑马的行人通过,宽度也实施统一标准。
也因为此法令,博洛尼亚成为建筑史上一个利用拱门作为建筑元素最著名的地方。整个城市有柱廊骑楼加起来有近40公里,故又被称为“柱廊之城”。博洛尼亚的拱廊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博洛尼亚更是个很有情趣的城市,墙壁上,廊柱间,井盖上,大门口,窗户下,凡有缝隙便见色彩浓郁,千奇百怪的涂鸦。
也许是因为这里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莫兰迪的家乡,他所创造的饱和度不高的灰系颜色——莫兰迪色系,业已成为现代美术、摄影经典色彩关系。
喜欢涂鸦成了小镇刻入骨子里的艺术,也吸引世界各地的画家来些作画。城中墙上两百多幅壁画,许多是由著名的彩绘大师创作, 画作旁还有涂鸦者留下的签名。所以与其说小镇是一座涂鸦壁画镇,倒不如说是一座美术博物馆。
博洛尼亚也被称为“速度之城”。这是因为这里是玛莎拉蒂的故乡。
1914年12月1日,玛莎拉蒂(Maserati)汽车制造公司,在此成立。所用的汽车标志是大名鼎鼎的三叉戟,也来自于博洛尼亚的罗马海神雕像。喜欢汽车的朋友对这座小城有着特殊的感情。
——32老房子涂鸦——
——33逛街——
——34骑楼餐馆——
——35街头涂鸦——
——36宗教仪式——
——37街角一隅——
——38银发老人——
——39风雨廊道——
——40城市模样——
——41宫殿式廊柱——
——42圣方济各教堂——
——43学院标本——
——44教堂信徒——
——45走街百态——
——46廊中涂鸦——
——47走过古老——
——48直路教堂——
——49幽巷深深——
——50长廊街景——
博罗尼亚的景点不多,在中国游客中就更不出名了。别说没有中国旅游团,西方旅游团也没看见一个。
也许正是没有像米兰,罗马那样拥挤的游客,反而安静平和,没有了嘈杂的商业氛围,很适合喜欢漫步街头找找美食,慢生活的旅游方式。
我们一行来到这里,算是从威尼斯到佛罗伦萨的中间打尖吃饭之地,其实低调典雅的博洛尼亚拥有“肥胖之都”称号。因为博洛尼亚是意大利的美食之都,美食太多太好吃,到了这儿不知不觉就会吃胖的。
这里是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意大利美食的发源地。意式番茄肉酱面就发源于此地,配料就以城市名字命名,叫做“Ragùalla Bolognese(博洛尼亚番茄肉酱)”。
还有意式千层面,意式小馄炖,博洛尼亚的小饺子,玉米糊和博洛尼亚炸猪排,还真有点中餐的口味;
至于意大利干面条、宽面和炸粉团,帕尔玛的奶酪与火腿,莫德纳的黑醋……不仅好吃,还都包含久远的历史。
在博洛尼亚无数的骑楼下的餐厅、咖啡厅、小酒馆和美食摊位上都 可以尽情品尝传统的意大利美食。随便到哪个餐厅坐下,点上几份当地特色菜,就可吃到上面的美味。
其实我们中国胃无福消遣西餐的美味,只在街边餐厅点了常规的牛排,煎鱼。其实这些上外的同学,许多都是大学教授,更重要的是来这里看一看世界大学鼻祖——博洛尼亚大学。
我们走在柱廊骑楼中间,去寻找博洛尼亚大学。午后的斜斜阳光透过廊柱,一个门洞,一个门洞地画在地面上,有的是圆的,有的是尖的,有的有浮雕倒影,有的是繁复美丽的爱奥尼克柱式映射……
在这各式门廊真实与虚影结合的美妙中,一路是色彩丰富的涂鸦。在地面,在墙壁,甚至在落水管上,全都画满醍目的画面。有的是动物植物主题,有的是神话故事,更有的是秀绘画艺术,当然在这个红色之城,少不了政治内容的宣传;五花八门,五颜六色,黑白彩色,不一而足,非常好看。
博洛尼亚大学居然就在这五彩的骑楼之中静静伫立,并不显山露水。如果不注意文艺复兴风格建筑门楣上有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文:Università di Bologna)牌子,走过去也不知道这里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它就那么朴实无华。
这个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建立于1088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这个大学,也是欧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与英国牛津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并称为欧洲四大文化中心。
这个大学,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公认的一所国际顶尖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完整大学体系。1988年9月18日,欧洲430位大学校长前来参加博洛尼亚大学九百年校庆,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正式承认并宣布博洛尼亚大学为全世界“Alma mater studiorum(大学之母)”
这个大学,没有围墙。主校区座落于城中赞鲍尼大街33号,各个学院分布在市区的各处,学校的使用面积大约有35万平方米。毫不夸张的说博洛尼亚城即校,校即城,城校融为一体。
这个大学,培养了不少名人。自古至今涌现了众多杰出校友。包括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但丁、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自画像之父丢勒、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发明了实用电报,19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马可尼、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等,都曾在这里学习或执教。
我们一行中有好几位大学教授、院长,居然就象青春年少的学生,在学院的楼道里参观徜徉,在各个教室间留连忘返。兴头之上,竟然在教堂讲台上慷慨激昂;一会儿又象青涩的学生,在课桌上危襟正坐,欣赏着教室墙壁和屋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博洛尼亚的魅力远远不止遍布全城的柱廊骑楼、涂鸦和这所有名的大学,中世纪的城门、高塔、气势磅礴的教堂都非常有看头,可惜我们要赶到佛罗伦萨,只好就此告别。
——51涂鸦胡同——
——52意式弄堂——
——53金发飘飘——
——54门上涂鸦——
——55街头小歇——
——56教堂圣器室——
——57廊接廊、街覆街——
——58静谧长廊猫走秀——
——59涂鸦墙——
——60绿丛教堂——
——61圣方济各教堂——
——62女娃——
——63世界第一所大学的门——
——64意式胡同——
——65走过精典——
——66殿堂级的教室——
——67骑楼拱门廊道长——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