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亚平宁(八)威尼斯的桥
 (2023-01-24 10:20:22)
	
			
					(2023-01-24 10:20:22)		| 标签: 里亚托桥叹息桥宪法桥赤足桥学院桥 | 分类: 国外游记 | 
自驾亚平宁(八)威尼斯的桥
平拱曲直彰古老,铁栏石洞少波澜。
 

2威尼斯跨海铁路公路二用桥(自由桥Ponte
della Libertà)
——3傍水酒馆——
——4桥上水中相呼应——
——5桥与舟——
——6游威尼斯的同学友们——
——7桥平两岸接祥瑞——
——8反S形大运河与四座桥——
【1里亚托桥繁忙水道(Riato brdge)】
 
威尼斯以“水城”、“桥城”之美誉闻名于世,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最美的风光。
威尼斯118个大大小小的岛,将主岛分割出2300多条水道,这些宽窄各异的水道就是城市的“大街小巷”;而把整座城市和各个岛屿连在一起的,是401座各种各样的桥梁。
威尼斯的桥不仅多,而且千姿百态,风格迥异;其桥名也很有趣:有自由桥、赤足桥、麦秆桥、乳房桥、叹息桥……听上去都十分奇葩,但背后都有一番来历;可以说整个威尼斯就是一座桥梁博物馆。
首先,从意大利大陆到威尼斯本岛必须经过一座公路和铁路桥——解放桥,也称做自由桥(Ponte della Libertà)。是威尼斯最长的桥,由二战时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于1933年主持通车。
经解放桥进入本岛,从桑塔露西亚火车站(Santa Lucia)旁边的罗马广场(Piazzale Roma)到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反S形的大运河上有四座很有名气的桥,依次是宪法桥、赤足桥、里亚托桥和学院桥。
我们开车经过解放桥到达主岛,在罗马广场停好车,就近码头上船。码头旁边就是那座著名的宪法桥。
宪法桥(Ponte della costituzione)是威尼斯横贯大运河上的四座名桥中最新的一座,也是全城唯一一座现代风格的桥梁。它以现代高强轻质的钢材和钢化玻璃建造,桥基宽6米,跨度81米,桥顶高10米;结构简洁,造型新颖美观。串联起罗马广场公共交通与桑塔露西亚火车站,成为威尼斯重要的交通要道。
2008年9月11日落成时,此桥叫卡拉特拉瓦桥(Constitution Bridge)。因设计者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而得名;后来为庆祝意大利宪法60周年改名为宪法桥。
9大运河上的第一座桥(宪法桥 Ponte della Costituzione)
10大运河上的第二座桥(赤足桥Ponte degli Scalzi)
 
公交船在大运河中刚行百米,就见到高高拱起在大运河上的斯卡尔兹桥(Ponte degli Scalzi)。
这座桥也叫赤足桥,名字来缘于桥北侧一端连接着赤足大教堂。
它是一座单拱石桥,由意大利工程师欧亨尼奥•苗齐(Eugenio Miozzi)设计,1934年建造完工。
通体灰白色桥体非常醒目,在桥下碧绿的河水中上下倒映,又和运河两旁五颜六色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很养眼的水彩画。
11大运河上第三座桥(里亚托桥(Riato brdge))
 
里亚托桥(Rialto Bridge)又名商业桥。“里亚托”这个名字来源于拉丁语的Rivus Altus,意思是深深的海沟;也有种正好相反的说法:“里亚托”是意大利语凸起、高地的意思。
桥为单孔石拱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由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一跨过运河。
桥体用白色伊斯特拉石(一种像大理石的轻量石头)筑成,所以此桥也被称为“白色巨象”,属于文艺复兴风格。
此桥位于大运河中部的拐弯处,也正好是威尼斯的正中央。除了与一般的桥一样,两边有栏杆可以欣赏大运河,中部建有并排二列长廊房间,是卖纪念品的商店,与桥堍两边鳞次栉比的各式商店组成威尼斯有名的商业中心。
威尼斯本岛上有四百多座桥,如果排名的话,里亚托桥当属第一。而且是大运河四座大桥中最宏伟、最古老、最重要、最有名气的桥梁,已经成为威尼斯的象征和名片。
之所以名气响,人气旺,这么热闹,主要原因还是这里曾经做过威尼斯首府。
始建于公元421年的威尼斯城行政中心是在陆地上的埃拉克莱阿(Eraclea);大约在740年,威尼斯的政治中心迁至利多岛(Lido)上的马拉莫科(Malamocco)。
日耳曼蛮族和匈奴等外敌的多次侵扰,让威尼斯人意识到在狭窄小岛上的首府非常不安全。于是在812年,威尼斯第十任总督把行政中心从马拉莫科迁到了里亚托。现在圣雅各教堂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初里亚托的中心,后来的威尼斯就是以此为中心慢慢扩张发展起来的。
随着里亚托首府行政功能区扩大,逐渐转往南面的圣马可区。为了连接圣马可区。1181年,第一座用船连接的浮桥出现在这里。因河边有造币厂而名叫钱币桥。
1250年,正式修建了一座木桥,运河时不时要过大船,木桥的中间是能够开合。1444年,观看费拉拉公爵婚礼的民众踩塌了这座古老的木桥。
1514年,里亚托一带发生了一场大火,除了那座圣雅各教堂,木桥与周围的商业建筑几乎都被烧毁。
于是威尼斯政府决定建造一座石桥来取代原来的木桥,招标方案中甚至还有米开朗基罗的设计,不过最终中标的还是威尼斯建筑师安东尼奥.达.庞特(Antonio da Ponte,1512–1597)。新的石桥于1588年开工,历时三年1591年建成。19世纪之前,一直是大运河上唯一的桥梁。
里亚尔托桥自中世纪时便是威尼斯的贸易中心,基本垄断了欧洲与东方世界的商品贸易。桥上商店,桥下小铺、摊贩云集,热闹非凡,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记述的就是这些商店和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巨大的贸易额又离不开银行的金融行为,于是此地诞生了世界第一间银行,随后发明汇票。某种意义上讲,现代银行始于威尼斯。
12大运河上第四座桥(学院桥Ponte della ccademia)
 
学院桥(Academy Bridge)位于大运河的最南边,是由大运河接大海进入圣马可广场的最后一道桥梁,是大运河上唯一的木制桥,也是大运河上最优雅的桥梁。
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连接着威尼斯的一座顶级的学院美术博物馆。
由于是木制的单拱桥,所以看上去非常古朴,其实它与前面所述的赤足桥一样,都建于1934年,同样是意大利工程师欧亨尼奥•苗齐(Eugenio Miozzi)设计的作品。
有趣的是建桥的初衷是设计一座与附近建筑物风格一致的石结构桥。在建石桥前,搭起了一座临时性的木桥,然而这座临时木桥太优美了,威尼斯人最终把它永久地保留了下来,就是这座无意得来的学院桥。
船行于此,河面豁然开朗,穿过学院桥下,一眼看到建立在海与河交界处马焦雷岛上的安康圣母教堂,再往就进入到大海湾中,船左拐行驶不久就到了圣马可广场。
——13进入威尼斯主岛的运河边解放桥——
——14桥平似链,巷道是水——
——15老桥携两岸(赤足桥)——
16威尼斯地标“白色巨象”里亚托桥(Ponte di Rialto)
——17窄小水巷子——
——18威尼斯的桥——
——19河边餐厅——
——20威尼斯桥与贡多拉——
——21威尼斯的桥——
——22桥水一线天——
——23水道曲巷桥引路——
——24叹息桥下宫殿河(Rio di Palazzo)——
除了大运河上的那四座大桥,在威尼斯无数水巷子里有更多有意思的桥。
其中与运河上那座里亚托桥齐名的是叹息桥(Ponte dei Sospiri)。
这座桥建于1603年,设计者是里亚托桥设计师安东尼奥.达.庞特的侄子安东尼奥.康斯坦托(Antonio Contino)。
桥的风格属早期巴洛克式。整个桥是封闭式的,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只有两花格小窗户对外;桥身通体白色的石灰岩墙,与桥下蓝绿相间的宫殿河(Rio di Palazzo)对比非常醒目,也非常好看。
这座桥也是威尼斯最高的桥,说它高是因为它建在两座建筑之间。一边是象征着权力的总督府,另一边是一座监狱。严格说它不应该算是传统意义的桥,“过街楼”才名符其实,充其量也就是座专用人行天桥。
叹息桥的名字是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所取。因为囚犯在桥一边的总督府接受审讯,被宣判死刑后,从总督府押往死牢,必定走过此桥到对面监狱。死囚经过这里,从两扇小窗口望见河水和海洋,百感交集,墜发出长叹,从而得名。
叹息桥另有一个更文艺的说法:一名囚犯押过这座桥执行死刑,从花窗里竟然看到桥下从前的恋人正和新欢拥吻,不禁深深叹息。于是引申出了浪漫的说法:如果恋人们在叹息桥下的贡多拉船上亲吻对方,就将会得到天长地久的永恒爱情。
这个传说使得“叹息桥”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浪漫色彩的桥之一。1979年,由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劳伦斯·奥利弗主演、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获得者乔治·罗·希尔导演的浪漫喜剧电影《情定日落桥》就演绎了这个罗曼蒂克故事。
——25叹息桥前的麦杆桥(Ponte della paglia)——
观看叹息桥最佳位置不在乘坐的贡多拉船上,而在桥下不远处的一座桥上,桥上和附近的堤岸边总是人山人海,这是游客看观赏叹息桥必去的打卡景点。
这座桥叫麦杆桥(Ponte della Paglia),连接圣马可小广场和斯拉夫人堤岸,是圣马可区与城堡区的分界桥,船经过这座桥就进入到海湾里了。
 
麦秆桥建于1360年,因装载麦秆的船只在此处卸货得名,而麦秆是附近宫廷马匹的主要饲料。
——26摇浆穿楼群(乳房桥)——
 
 
这又是一座有趣的桥,叫“乳房桥”(Ponte de le Tette)。
乳房桥就是一座普通的红砖石拱桥,而且短小并无特殊之处。之所以有这个怪怪的名字,并不是因为桥的形状,而是另有色色的原因。
15世纪时,这一带是威尼斯合法的红灯区,据说最多时有妓女一万多人。当时,威尼斯共和国政府为了对有同性恋倾向的人进行矫正,就鼓励红灯区的性工作者从窗户对外袒胸露乳,招揽嫖客,石桥由此得名。
威尼斯的桥梁造型千姿百态,长短不一,宽窄不同,风格各异,而且谓称多样,都有着有趣的故事。比如:尖塔桥,因桥头有四个石质尖塔而名;有的桥两头建有木制桥厢……
这些桥形态上有平的、拱的,直的、曲的,长的、短的,有几个桥洞的,也只有一跨的……不一而足。但是这些桥最初都是木制的,大约在13-14世纪,富裕了的威尼斯将木桥全部换成了石桥,近代也有了铁桥。
这些桥还有疏密之分。有桥桥相连的,就象周庄陈逸飞画下的《双桥》;更甚者:能一脚踏五座桥;稀疏处,走上一里不见桥……
这些桥造型各异。形似屋顶的, 铁艺雕花的,古香古色的,红白相间的,通体洁白的;造型繁复,形如游龙飞虹的,更多的是简约的桥……
这些桥有高敞的,比如叹息桥;有低矮的,贡多拉船夫从桥下经过时,一定要低头……;有嵌在逼仄小巷中深藏不露的;有似空中楼阁小巧玲珑的……
威尼斯水道四通八达,桥也四通八达,每座小桥也都有名字或者有故事,只是实在没有时间一一探访。
——28水道小桥与游艇——
——29贡多拉穿桥来——
——30船到桥头自然直——
——31船浮水巷桥相连——
——32桥头有骄厢的桥——
——33交通水为路,走动桥是道——
——34钟楼边的水巷与桥——
——35桥水相依交通处——
——36水道纵横桥来牵——
——37叹息桥水道直通大海——
——38水城颜色——
——39水巷桥为伴——
——40水道过街楼——
——41狭窄水巷古老桥——
 
【未完待续】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