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2013-02-18 16:07:12)
标签:

图瓦人

围场

白哈巴

木刻楞

5号界碑

分类: 国内游记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独路贯山沟,繁树围小村——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2中哈边境大峡谷界河(对面是哈萨克斯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鸡翎尾尖上,也就是我国最西北边陲,有个小村落叫“白哈巴”。
       这是少数民族图瓦人的世袭领地。他们世代生活在北疆喀纳斯村、禾木村和白哈巴村三个村庄,这也是中国唯一的图瓦人聚居地。
       图瓦人把自己称为成吉思汗的部属后裔。当年,成吉思汗出发西征欧洲时,将老弱病残的士兵留在了此地,这里林深水美,草丰羊肥,不仅部队辎重粮草得到补给,还休养生息,繁衍了一代一代图瓦民族。
       也有说,是当年成吉思汗的一支后勤部队,大部队走时,忘了通知他们,就此落花流水地生根,在此生存至今。
       也有人考证,图瓦人是500年前由西伯利亚迁徙过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属同一个民族。
       我国图瓦人总共才2100多人,他们没有文字,却极赋语言天才,会说汉语、维吾尔语、蒙古语等好几种语言。
       小村反正就在边境,进村前就先去了中哈边境大峡谷。
       车在连绵的半山开出的公路上飞驰,对面也同样是祟山逶迤,都是荒山秃岭,看上去寸草不生,在懒洋洋的阳光下,泛出荒漠无趣的土黄色。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界河就在各自高山间的河谷中央。河水映着蓝绿光芒,象一条蟒蛇,曲曲弯弯游走在山峡间,滋润着河间谷地草木蓊翳。
       正值深秋,树叶见枯,橙黄翠绿相间,许多地方又密叶如盖,将河掩蔽不见其踪;从高高观景台看下去,似乎一举足就可以跨出国门。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3日照山村毡房白——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4远眺白哈巴,木屋融山谷——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5栏不住秋色满村——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6山间雪掩峰,岭下村招客——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7木刻楞房蕴古朴——

 

       这个号称“中国西部第一村”的白哈巴,幽静美丽。实在是过于偏远,感觉再跨步就到了外国,所以有点与世隔绝的味道。
       不是近几年到此游客剧增,也许永远就是个远离尘嚣的少数民族村落。
       现在名气不小,网上把它列为与九寨沟、乌镇、丽江古城、水墨婺源、凤凰古城、平遥、敦煌,蜜月必去的中国最美的八个小镇之一。
       前几天刚去过禾木村,对图瓦人居住的村庄有所了解。相对禾木村,白哈巴村不仅居住图瓦人,还有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是个更典型的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原始村落。
       从边境通往村中唯一条公路,直贯村中,路两边所有建筑全由原木筑成,是几百年来固有的原始风格。
       这种直墙尖顶的古老建筑叫“木刻楞”。木屋基础有大半截埋在土里,墙体和顶棚用整根原木拼接,组成或方或长方体主体结构,然后在顶部用细木棍支撑 “人”字形的尖顶框架,外敷木板构成两头通风,中留空阁的三角型屋顶。
       这种在北方多雪多风的严酷环境中,不仅起到防雨防雪防风的作用,而且风过尖阁,成为风干肉品和储藏事物的储藏室。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8冬草堆如山——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9堆薪雪峰下——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0冷杉隐小屋,丹丛满山坡——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1边陲小山村,睡在雪峰中——

 

       白哈巴村具有欧式风格的尖顶木刻楞房子,每家每户院子都有木栅栏围拢,场院里堆着草垛,是牲畜过冬的饲料;秋阳从高高的草垛上爬上来,照在一排排圆条木栅栏上,形成鬼魃的光影,小村显得神秘而幽静。
       秋天下午,在雪峰的庇护下,山岗上的草甸或褐黄、或棕红,色彩斑斓;山坡下的桦树林叶子已经金黄,夹杂在雪松深绿针叶中,亦金亦翠,色彩迷人
       场院栅栏打开了,一群牛马踱出来,黄牛反刍着饲料,牡马打着响鼻,漫不经心地到小溪边饮水……农牧民家悠闲的日子,就在阿尔泰山的深山峡谷之中,平和宁静,日复一日地进行。
       “呜啦……呜啦……”突然一行边防公安车辆拉着警笛,心急火燎地从村中开过,打破了宁静的氛围,。
       原来,国家每年都对少数民族进行经济补贴,今年喀纳斯景区,按到达各景点的游人多寡分配旅游收入,白哈巴村由于地处边远,相对喀纳斯村、禾木村游客人数少,分配也就少。
        有一小部分好事村民不干了,纠集一帮人闹事,堵旅游车辆,静坐在通往5号界碑路中央,不让游客去。
        我们也没去成5号界碑的边境地区,只得悻悻而归,真是十分煞风景。
        当第二天喀纳斯景区贴出公告,白哈巴景点已经封闭,稍感庆幸。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2青峰寒已至,牧场秋尚浓——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3图瓦神符饰围栏——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4图瓦族小村,哥萨克毡包——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5边境小村原生态——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6木刻楞房素材造,牛栏围场靠雪峰——

 

 

 

【未完待续】
 

 “飞的”游新疆(十二)白哈巴
——17中哈边境大峡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