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2011-05-01 09:13:32)
标签:

富春江

桐君山

百令钟

合江亭

四望亭

旅游

分类: 国内游记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一峰玉山浮绿涛,二桥迎春入画稿。
早参桐君老药工,夜临富春听江潮。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桐君山戴青螺髻,富春江扬帆共济——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桐君山涌古今潮,富春桥连新旧貌——

 

       浙江桐庐,这个几乎是睡在富春江里的小镇,因富春江而清秀,临桐君山而得名。
       座落于富春江与天目溪汇合处,与桐庐县城仅一水之隔的桐君山,山高只得67米,充其量算是个山丘。

       但她欹江屹立,山媚林秀,似水中碧螺,远观形如青螺髻;又峰间现七级浮屠,佛塔禅阁,仙气氤氲,从江两岸旧镇新城均可瞻观;加上有美丽传说和开山鼻祖典史,不名自扬;又与长江边江苏镇江的金山寺,都有地势水情相同,遗有“小金山”之称。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近观富春江似带——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远眺桐君山如黛——

 

       小则小矣!《桐君采药录》典史记载凿凿,此地是中药鼻祖隐身之处。
       相传,远古黄帝时期,桐君山多桐树,有老叟建仙庐、垒丹灶,运符籙雷法,行金石丹术,因炼丹而识草木,遂有采药录问世,并常悬壶济世,惠医于民。
       问叟何名?指桐木为姓,故人称 “桐君”;此山顺理成名“桐君山”;再因其结庐而栖,近乡邻村便附骥而名“桐庐”。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渡口老枝方报芽,对岸新城迎晚霞——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四望亭江天极目——

 

 

       山上有与“桐君”同名者有:桐君祠、桐君亭与桐君白塔;另有与道家方术有关的遗迹:百令钟、丹灶等遗址;再造赏观富春江景观的:合江亭、四望亭、江天极目阁;在桐君山麓陡壁上现唐宋30余处摩崖石刻……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诚然!
       此文“烟雨者,有岚烟雾霭也!”雾太浓,江模糊、天朦胧,山隐约,旖旎春光难入眼,故所摄照片都不甚理想,只作记载罢了。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宝刹几层伴春江——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古塔七重临夕阳——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千年坎坷“桐君塔”,“百令钟”响证苍桑——

 

       最后,意犹未尽,还想吐出点什么?
       桐君山的绿树掩映中,有一幢青砖白墙,灰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很夺人目光。此处是著名画家叶浅予故居。
       小时候因看其亦庄亦趣的连篇漫画《王先生》,记忆深刻。再就是其有名作品《富春山居新图》长卷,让余想起了与此画一字之差的另一幅具有传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图》,这是元代黄公望力作。
       这幅传世佳作,在历史上几经流转,到明万历年,落到江苏宜兴收藏家吴之炬手里,后传其子吴洪裕。吴洪裕临死前,双眼不闭,一定要看到此画投火燃着,才闭眼睛。就在他闭眼后,其侄子忙从炉中抢出此画,但画已被毁成了二段。
       现卷首一段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卷尾一段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
       一画两厢分,海峡共相望,实是绝世遗憾的事。今年7月《富春山居图》就将珠联碧合,在台湾展出,真是桩两岸以画结缘的好事。赞之!

       相隔360年才“团圆”,叹之!

 

 

烟雨富春江(二)桐君山
——画家叶浅予故居——

 

 

[未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