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仓寻春(一)南园

(2011-03-29 15:45:08)
标签:

王太师

太仓

南园

北京颐和园

长廊

分类: 国内游记

太仓寻春(一)南园

 

太仓寻春(一)南园


南园园林巴掌小,笼得风光无限好。
朱廊玉桥绕春水,红桃绿柳争风骚。


 太仓寻春(一)南园
——水掬春色古亭远,柳垂清疏长廊白——
 太仓寻春(一)南园
——春江水暖鸭先知——

 

      南园,从未听说。
      因其曾韶华殒泯,乾隆时荒芜;抗战时被日本鬼子炸弹毁损;解放后辟为苗圃;改革开放后,差点被开发成房地产,后经有识之士呼吁,政府按原样得以恢复……
      也因其太“迷你”,整个园子只有三十余亩地,转一圈要不了半小时。
      小园命运多舛又微小,却在江苏太仓是大大有人文积淀的古迹,还是个明朝的骨董,万历年间的小筑,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罗!
      它由当朝宰相王文肃(字锡爵)营建,也是王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所以也叫“太师府”。

 

太仓寻春(一)南园
——长廊水榭绕春水——
 太仓寻春(一)南园
——桃红樱白拥香阁——
 太仓寻春(一)南园
——假山头上几枝梅,石洞跟前一簇花——

 

      建园时,园景大局,经其孙子大画家王时敏点染,自有艺术灵动之气韵;园中小景,又让叠山大师张南垣点拨,便占天地造化之精髓。据说园内有“簪云”、“侍儿”二座假山石,均出自名园之处。
      当年王太师官宦至尊,自然喜欢弄文舞墨风雅之趣,尤好赏梅种菊,所以园内桃红柳翠,梨白梅绿,植树披草,绿意葱笼。(续文再述)
      所以南园虽小,精致而美妙。集合了江南园林各种奇巧造园技术,特别象一盆山水妙构的盆景。
      就进的园的门楼而言,就是典型的明代风格。飞檐斗拱歇山顶,古朴庄重,更有 “南园” 匾额,居然出自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手笔。因其与王太师是同道好友,故有些顺水人情也!

 

太仓寻春(一)南园
——九曲桥弯松卑躬——
 太仓寻春(一)南园
——青丝如瀑水似镜,灯笼欲坠照玉桥——
 太仓寻春(一)南园
——水榭掬迎春——
太仓寻春(一)南园
——绿枝蔽远坊——

 

      踱上亭台轩阁,飞檐盔顶,花棂格窗揽尽春光;漫步假山隧洞,漏瘦怪石,昏黯幽深收藏冬阴。
      掘湖如镜,柳梳春水,有肥鸭凫水;桃源红悱,香涛梅绿,闻花香氲氤;漏窗月门,借足风光,里面赚满翠竹繁花,好似绣楼拥雪。
      南园最出彩的地方是长廊。大有北京颐和园长廊的内涵,只是颐和园那是皇家林园,画墚雕栋,描彩贴金极尽辉煌;这里的长廊红柱朱梁,古朴自然,依湖傍水非常曲折。
      整个长廊象戏剧中仕女温婉纤折的水袖,依循着地势地貌,或耸立坡上,或穿行湖泊,从头到尾将南园轻轻抱在怀里。又将假山暗洞串连一块,再把轩阁亭榭联系一起。
      更有艺术趣味的是,这条长廊连接的朱楼香阁庭园的门或圆或方,甚至象古画轴式样,临水墙壁上,又装饰着砖雕漏窗,将个湖中小景搂在窗边关在门里。

      仔细看去,这些漏窗居然都是古琴、书卷与棋盘,寓其琴、棋、书、画之意,真是“内涵大文才,外拢小风采”,体现了园主的极高的艺术旨趣。

 

太仓寻春(一)南园
——柳荫玉桥春满园——
 太仓寻春(一)南园
——千步朱廊入胜景,廻转长亭有佳影——
 太仓寻春(一)南园
——桥畔迎春隔岸柳——
太仓寻春(一)南园
——月门透春意——
 太仓寻春(一)南园
——绣窗竞揽春——
 太仓寻春(一)南园
——门漏堤柳千般翠——
 太仓寻春(一)南园
——枯瘦虬枝戏花窗——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