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的G2战略,已经为中国多次明确拒绝,这次的TPP换了一套自由贸易的包装,如果有些国家愿意去跳这个陷阱,那就去跳好了。如果有人妄图用这个TPP来遏制中国,压迫中国在经济和金融上向日本那样,顺从于美国,或如日本某些人所幻想的那样以此来制衡中国,评论员认为,那恐怕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如果有一些国家愿意以自己的实体资产去替美国充实美元泡沫,对这种甘做炮灰的自虐政策,中国也不必拦着。总而言之一句话,对于美国高调宣扬的TPP,中国完全不必在意,就让他们去折腾好了。
1、欧盟在G20会议失败后,另一手准备正在展开
====================================================
法国宣布新财政紧缩计划
据新华社11月7日报道:法国总理菲永7日公布新的财政紧缩计划,宣布包括提高增值税、加快落实退休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希望进一步增收节源,以保证法国在经济增长进一步减速的情况下实现削减财政赤字的目标
。这将是法国二战以来最严厉的预算案,以实现财政赤字削减20%的目标。
菲永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说,“破产”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法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尽快摆脱增长停滞、债台高筑和竞争力下降的“危险漩涡”。为此,法国计划在2012年再缩减70亿欧元(约96.5亿美元)公共支出,以保证法国在经济增长率只有1%的情况下能够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预定的4.5%的目标。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辞职议会通过紧缩案
据新华社11月12日报道:意大利总统府12日发布声明说,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已于12日向总统纳波利塔诺递交了辞呈,正式辞职。由于贝卢斯科尼领导的政府在意大利众议院失去优势地位,贝卢斯科尼于本周宣布,将
在议会通过旨在稳定国内财政状况的紧缩法案后辞职。紧缩法案已于11日、12日分别在意大利参、众两院通过。按照意大利法律,贝卢斯科尼辞职后,纳波利塔诺将从13日开始和议会各党派进行协商,尝试重新组建政府。如
果努力失败,纳波利塔诺将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贝卢斯科尼作出辞职表态后,纳波利塔诺随即任命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前欧盟委员会负责竞争事务的委员马里奥蒙蒂为终身参议员。意大利媒体认为,此举表明纳波利
塔诺希望蒙蒂临危受命,在贝卢斯科尼政府解散后出任过渡政府总理。
德国称欧元区国家必须给欧盟更多权力
本报综合消息:德国财长朔伊布勒11月12日表示,为寻找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法,欧元区国家必须在欧盟层面做更多工作,将他们制定预算和财政政策的部分责任交由欧洲机构。据路透,朔伊布勒12日接受德国新闻杂志
Focus采访称,意大利的“实际经济数据没有那么糟”,意大利自己可以解决问题。他说,欧洲现在有了更严格的增长与稳定公约,但欧洲国家也必须在欧盟的层面做更多工作。他认为,危机的压力使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成为可能,危机越大,就越需要改变。
评:===================
G20会议之后,一个直接检验欧盟各国将以什么方式来解决欧债危机的标尺,就是欧盟各国新一财年的预算案。从当前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国的财政预算案来看,欧债问题的框架中,长出了更多德国人的意志。作为经济最好的德国,其2012年的财政支出大体与去年持平,法国是要削减财政赤字20%,意大利则是更严厉的紧缩。
对于这几条消息,评论员想说的是,欧盟在解决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道路上,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不论是成员国的财政紧缩,还是德国主张的将财政更多从成员国收归欧洲机构。G20会议的失败,可以说让欧盟更加清醒,如果欧盟自身不展示对抗欧债问题的决心,那么就没有其他国家愿意拿出资源来救助欧盟。
理论上而言,尤其是根据美国人“别有用心”的理论而言,欧盟确实存在着货币宽松政策的巨大诱惑,因为这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债务贬值,同时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缓解银行压力。但是,这并非是解决问题之道,而是拖延并可能极大恶化问题之道。因为与美国不同,欧洲国家一旦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其绝大部分的经济恶果将不得不由自己来承担,美国货币宽松政策的绝大部分恶果则是美国之外的国家承担了。
与美国国债中一半左右是外债,并且有着天量的欧洲美元也就是海外美元的存在不同,欧元区的债务主要还是产生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尤其是德国,是欧盟最主要的债权人,而欧元在海外的存量依然比较小。因此,那种如同美国一样的货币宽松政策一旦实施,利益受到最大伤害的将是德国等其他欧盟债权国,而最后宽松政策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等恶果,率先受到冲击的将必然是欧盟自身,而非他国。更何况,欧元如果也搞美元那样的对外掠夺性政策的话,那么,欧元将很快被其他国家所抛弃。一句话,欧元没有美元那样的地位与资本,所以也就没有办法采取美国人的货币政策来解决问题。
虽然欧盟的政策走向,依然存在着极大地的变数,但是,评论员认为,目前来看,欧盟还没有走到穷途末路、从而被迫与美国货币政策合流的那一步,也就是说新一轮的大宗商品飙升狂潮暂时还不会出现,当然,世界尤其是中国也必须做好防备这一步的准备。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2、新兴经济体危机深潜,期待欧盟更多的行动
==============================================
印度准备主动支持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
印度《经济时报》11月3日报道,印度计划委员会副主席蒙特克•辛格•阿卢瓦利亚表示,印度准备支持任何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多边理性措施,并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扮演更大角色。阿卢瓦利亚还说,到目前为止,印度还没有收到欧洲具体的双边支持的请求。他说:“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双边援助的请求,所以还不存在救援的问题。但是,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帮助。我们正从多边的角度来看待救助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处理欧元区危机必须做很多事。”
他补充道:“欧元区国家称危机必须由欧元区成员国来解决,但是我们的看法是,欧元区内部在做了需要做的之后,可能还需要外部的支持。我认为,多边国际机构就能提供相关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是最直接的一
个。在受到请求时,我们当然会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适当行动帮助欧元区国家。”
莫斯科希望欧洲央行直接参与克服欧元区的危机
据俄罗斯之声11月12日报道:俄罗斯普京总理认为,如果欧洲央行对解决欧洲新一轮金融危机的问题进行直接干扰,这将不会导致严重通货现象的出现。普京总理在前夕与“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参与者进行会晤时表
示,俄罗斯希望欧洲央行将直接参与克服欧元区的危机。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下一步将出现经济停滞状态。据普京的看法,为克服欧洲的危机,必须得有1.5万亿欧元。他补充说,“绝不能让意大利跨到。这将是一个大灾难
”。
评:===================
可以说,美国次第引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路径以及其最终的目的,现在已经逐步显山露水:在击跨欧元的同时,再来一场更大的通货膨胀风暴,将大宗商品以及原材料再来一次疯狂的泡沫上涨,并在这新一轮的泡沫中,完成美国的又一次金融大洗劫,乃至最终解决美国的次贷问题。目前,高盛等美国的金融机构,已经在鼓吹原油价格将再次上涨,而国际能源署也称,油价将在近期冲击150美元/桶。
也正是基于此,评论员认为,欧债问题也好,伊朗问题也好,乃至中东问题,南海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对美国来说,其实都只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阻止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让各国都在于美国的单独较量中,被迫走上美国安排好的政策路径。
对于所有新兴经济体而言,美国的目的一旦达成,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也许有一些能源与商品出口国能从中受益,但有更多的国家将可能将经历“失去的10年”,或者“失去的20年”。但是,如果欧盟都顶不住美国的金融战,或者幻想“死道友,不死贫道”而不愿顶住的话,那么各国也必然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筑墙而自保。
评论员认为,在筑墙自保方面,当今世界还没有那个国家,能够有中国这么有把握。所以,对于这次G20的失败,除中国之外的新兴经济体还是感到了高度的担忧,即便是在当前,许多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如果再来一次输入型通货膨胀狂潮的洗刷的话,许多新兴经济体将支持不住,而首先倒下。
评论员认为,正是出于这一深刻的担忧,印度与俄罗斯才有这番对欧盟的积极表态。对此,中国当然是乐观其成,但说句不客气的话,对欧盟来说,在外部世界的力量中,对欧盟危机克服战略真正能够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的,只有中国,这并不在于中国拥有多少外汇储备,或者说中国会购买多少欧洲的债权,而在于中国完备而强大的工业生产体系。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前很多看似经济仍然健康的新兴经济体,早已是美国金融力量的囊中之物,美国随时探囊可取,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取,正是由于欧元还没有倒下,中国还没有倒下。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3、不容欧盟喘息,美国对欧元的下一轮攻击在酝酿之中
============================================
卡梅伦称英国在为欧元区分裂做准备
据英国《卫报》11月10日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在伦敦发表演讲时称,英国正在为所有可能性做准备,包括欧元区分裂。“欧元区分裂,国家离开欧元区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必须保持英国经济安全,让英国经济
度过风暴。这意味着为所有可能性做准备。”卡梅伦要求欧洲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现在应该行动。欧洲领导人拖延的时间越长,危险越大。
标普误降法国评级
据路透社11月10日报道:美国评级机构标普10日误降法国3A评级,彻底挑战了欧洲市场的敏感神经。对此法国十分恼怒,法国财长确认标普"误降"后状告至欧洲监管部门,希望详细调查此事件的前因后果。数据显示,法
国银行业对希腊的总风险敞口约80亿欧元,这一行业上半年的净利润总额约110亿欧元。
俄德法荷四国领导人启动北溪项目
据《俄罗斯之声》11月8日报道:俄罗斯、德国、法国和荷兰领导人8日启动了“北溪”项目。启动经“北溪”水下管道给欧洲消费者供应俄罗斯天然气的仪式在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国卢布明市隆重举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德国总理默克尔、荷兰总理鲁特、法国总理菲永一起转动了象征性的白色阀门。北溪项目是由这四个国家的能源公司协议实施的。此前梅德韦杰夫在柏林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北溪输气管道的启动将加强欧洲的安全并增进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联系。北溪项目是原则上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欧洲的新线路。天然气管道经波罗的海海底从俄罗斯维堡到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的总长度超过1200公里。
评:===================
在10月30日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实际上,如果欧盟真的出台了一个德国式的详细的财政紧缩方案,美国也会乐意接受的。对美国而言,欧盟搞货币宽松自然最好,搞财政紧缩也是无妨,最要紧的是欧盟采取了真正的战略性的行动,投入了战略资源,那么美国这场攻击欧元的金融战,就达到了最基本的目的。”“对美国而言,欧盟或者说欧元真正的危机不在当前的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而在欧盟的战略资源倾囊而出之后必然会触发的更进一步的危机”。
评论员认为,当时的这一判断,仍然适用于当前的形势。在欧盟暂时以一个救助框架并辅以适度的小步移动,这个移动既包括欧盟一定程度地调低利率,也包括各个成员国的初步、实质性的财政紧缩政策,来将欧债危机技术性的拖延下去的做法,美国是绝对不会就此罢手的。很显然,让欧盟获得喘息之机,就意味着美国问题将更多暴露,并有可能面临世界更多的质疑,也更意味着美国对欧元的攻击效率将极大降低,所以,符合逻辑的一个推论是,美国下一步的针对欧元的破击行动,必然会接踵而至。不论是“人为失误”而下调法国主权信用等级也好,还是英国的这番为“欧元区分裂”准备“后事”的言论也好,都是这一破击的前奏。
而对于未来美国继续攻击的方向,评论员认为,美国依然有着选择的主动权,它既包括未来伊朗局势的进一步升级,也有可能是利比亚局势重新陷入混乱,让欧盟所期待的利比亚石油生产尽快恢复正常的希望落空,这两者都将起到从欧洲进一步驱逐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的作用,从而以进一步提升欧盟的经济运营成本,给欧盟因欧债危机而早已紧张的流动性再行抽水,从而进一步压缩欧盟以拖字诀来延缓欧债危机的空间。甚至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国还有可能再来一次美国主权信用等级降级的苦肉计,以让欧洲金融机构在美资产不得不进行减记的情况下,来倒逼欧洲释放流动性。
而从欧盟方面来说,应对美国未来的进一步破击战略,也必然会在这几个方面做好准备,比如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互信,反对以色列攻击伊朗等等,可以预料的是,未来几个月乃至一年左右的时间,美欧在这些领域的政治与经济博弈,将异常激烈。下面再看有关亚太与中国的两条消息……
4\为中国量身定做的TPP战略,实际上是个筛子
=================
日本首相宣布加入TPP协定谈判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1日报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1号宣布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也称TPP谈判。野田佳彦11号晚上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正式决定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他表示
,TPP协定以取消关税为原则,日本将在此框架下,着眼于构建亚太地区的高水准经济合作,力争贸易立国。他同时表示,将在今后的相关谈判中优先考虑日本的国家利益,充分提供各类信息,加强对受冲击最大的农业等领域的应对措施。野田就此强调,日本将力争贸易立国,同时也会加强农业领域的应对措施。由于此前,日本国内对于加入该协定普遍持谨慎态度,分析人士认为野田政权此举逆潮流而动,将使自身面临严重考验。
奥巴马称泛亚太贸易协议已达成框架
本报综合消息: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表示,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泛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已经拟定协议框架,他预计会成功达成一致。奥巴马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檀香山峰会上讲话称“我有信心我们可以完成它”,相信明年可以最终确定TPP协议。
奥巴马说:“我们可以共同促进出口,为我们的消费者制造更多行销的商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TPP目前参与国有智利、新西兰、文莱和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越南和秘鲁正协商加入TPP。路透报道称,日本11日表示有意加入TPP。如日本参与,TPP的规模会比欧盟大40%。报道还提到,中国还未透露加入TPP谈判的兴趣。
评:===================
如果说,欧债危机是美国为欧元量身打造的一个金融破击战略,那么当前美国正在搞的泛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就是为中国量身打造的一个经济破击战略。这个TPP最主要的特征是成员国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削减关税至零。这构成了对其他国家的诱惑。不过,中国有可能难以加入。因为,TPP包含了一条非常关键的将中国永远排除在外的潜在条款,那就是对国有企业进入的限制。目前,这个条款还在谈判之中,不过,它必然是美国对TPP伙伴的最关键的要求。当然,在评论员看来,中国也完全没有必要加入。
对于这个美国人“重返亚洲”并瞄着中国的战略利器,评论员认为,美国的大胆设想是一回事情,但结果如何恐怕是另外一回事。目前来看,意向加入这个TPP的都是一些小国,惟有日本是个制造大国。之所以这些小国愿意加入,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制造业,也本来没有向美国出口多少东西,而制造业大国日本,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态度犹豫,是因为与美国的这个TPP一旦签署,将很有可能成为套在自己脖子上的另一条缰绳,美国将可以利用TPP让日本更深程度地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日本未来将被迫更多地将日本制造输送到美国,换来日本多得已经不能再多的美元。
评论员认为,TPP的本质,就是承认美元霸权永不衰落,就是永远顺从美元的抢劫。在此,评论员认为有必要与读者们回顾一下2年多之前,美国提出的G2战略。这个战略虽然还没有什么框架性构建,不过其本质是与今天的TPP是完全一样的,就是将下述这一模式永久化乃至法律化:其他国家生产产品,美国消费产品,其他国家得到美元。TPP与G2的唯一不同之处,就在于把中国换成了日本等亚太国家。评论员也相信,各国一旦看清楚美国TPP的这个本质,它要成为真正的可执行的文本,恐怕要等到10年之后了。
2年前的G2战略,已经为中国多次明确拒绝,这次的TPP换了一套自由贸易的包装,如果有些国家愿意去跳这个陷阱,那就去跳好了。如果有人妄图用这个TPP来遏制中国,压迫中国在经济和金融上向日本那样,顺从于美国,或如日本某些人所幻想的那样以此来制衡中国,评论员认为,那恐怕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如果有一些国家愿意以自己的实体资产去替美国充实美元泡沫,对这种甘做炮灰的自虐政策,中国也不必拦着。总而言之一句话,对于美国高调宣扬的TPP,中国完全不必在意,就让他们去折腾好了。(本文即将在《世界新闻报》刊发,传统媒体请不要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