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碳政治”元年开始了

(2009-12-23 12:09:27)
标签:

杂谈

     
       
    雷思海
    哥根本哈根会议落下帷幕,会议达成了一个没有约束力的声明,这基本是在各国的预料之中,但是,这并不影响一个新的国际政治主题就此揭开时代之幕,这就是“碳政治”。
    所谓“碳政治”,又可以称之为“气候政治”,就是指各国围绕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而国际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又按照二氧化碳来计算,故称之为“碳政治”。
    在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围绕碳排放的政治搏弈,就如同现代国际政治体系形成以来,各种不同的时代主题一样,如民族独立与解放主题,如西方推行的民主政治与人权政治主题,又如防核扩散、反恐等重大国际事务主题一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看到了因为这些国际政治主题,而发生的各种争夺甚至战争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在未来,这一切将可能围绕碳政治而再次发生。某个国家可能因为碳排放超标而受到国际制裁的远景,并非天方夜谭。
  既然是政治,就必然关系到利益之争。目前看来,利益分野基本可以一分为三,欧盟为未来碳政治可能的最大得益者,因为这将为其领先的低碳技术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并将可能借此主导未来的国际政治;而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新产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工业化进程被压制的危险;对美国而言,碳政治的最大危险在于,它将犹如釜底抽薪一般,直接瓦解其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立在石化能源控制基础上的霸权,美国控制了全球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包括生产,流通和交易,实际就是定价权,并以此保证美国对各国工业燃料的操控。
    布什总统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目的之一就是不想自损其石化能源权力方面全球独大的局面,自然,这也导致美国在低碳技术方面储备不足,而从出现今天落后与欧盟的尴尬局面。未来低碳政治的发展,有可能使得美国对石化能源的操控权,成为美国霸权的马奇诺防线,结果是只迷惑了自己。
    可以说,三方利益既有汇合,也有对立。比如,压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方面,美欧有共同利益;而在瓦解美国建立在石化燃料控制权基础上的霸权方面,欧盟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无矛盾。
    以上这些,便是未来几十年“碳政治”大格局的基本框架,也是中国能够在其中纵横捭阖的空间所在。
    这次哥本哈根大会,之所以重重提起,轻轻落下,结果与过程的隆重很不相称。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碳政治”刚刚开始,它虽然是欧盟主导提出的体系,但因为过分考虑自己的利益,导致其体系和结构依然十分单薄,这便是未来中国的机会所在。
    在这次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的声音分外响亮,姿态也分外惹人关注,被媒体惊呼是两大主角之一。但是,要想在未来,在“碳政治”这一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上,成为规则制定方,依然要下苦工夫。
    欧盟国家从一个枯燥的科学命题之中,抽丝剥茧,从环境保护,到温室气体,最后提出碳排放这个概念,并依托此建立了一成套理论体系和法律体系,非有大胆想象与创造不可。可见,国际规则的制定不仅需要国家实力,更需要一个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想象力,它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而且是提供理论武器的思想家,更需要将实力、专业知识和思想整合在一起的伟大政治家。
    回顾历史,几次国际政治规则制定的历史性时刻,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时,中国要么处于贫弱,要么处于内战之中,而这次碳政治元年,正遇中国复兴的伟大时代,这样的机遇不可错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