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于《安家》八月刊
房价高不高,这个问题像某个明星的绯闻故事,炒过无数次,但是每一次提起,又会引来无数的关注。记得有专家说哪里的房价降30%,哪里的降一半,结果引得众多百姓引颈观望,最后发现本来能买个客厅的钱,等到后来只能买个卫生间了,房价却还是一路高涨的趋势。另一个专家说今年深圳房价降一分钱,他就道歉,自然引来更多骂声,指责他鼓动市场,哄抬房价,与广大人民群众过去不。
现在各路专家或者业内人士对此问题都慎言了。说不高,要民众投票的话,只怕绝大多数都是反对票,成为人民公敌可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从价格的涨幅来看,也远远高于人们收入的增长。昨天还看到报纸上有人抱怨,说自己月薪8000,买五环内一百平方米的房子,要十年不吃不喝。说高吧,观察现实又好像不是,毕竟每一个楼盘,不管远近,出来就抢购一空。对房价继续高涨做预测的人不是没有,我有一个研究房地产的朋友预计说北京五环内的房价要平均涨到四万。就我个人来说,上一期有过一篇专门的分析文章,从宏观面上讨论房价上涨的内在原因,至于预测到底涨多少,跌多少,我觉得我缺乏神算能力,还是不做预测为妙。
房价到底是高,是低,我总觉得是个伪问题。随便问一个人,房价高不高,人们从收入和对消费期望一分析,房价永远是高的。你有一百万,房子二千以平方米,也希望它别这么高,要一千一个平方多好——买房子的钱少用一些,其他方面就可以改善,普桑就可以换宝来。人们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商品能再便宜一些,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反过来,你问地方政府官员和开发商,房价高不高,得到的回答必然是,还不够,还应该再高,表面的原因是我们这里多么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我这个楼盘多么的奢华、高贵、地段独有。当然更基本的原因是卖者希望多卖一些钱。
正常的商品市场都是这样,买者要更低价格,卖者希望得到高价,两方面相互博弈,就形成了市场价格。至于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并不重要,因为成交双方至少确认了这个价格是自己愿意接受的。只有一种市场买者希望价格越来越高,自己买的价格是低的,未来还要更高,那就是当一个商品成为投机性商品的时候。股市一千点的时候没人买,大家都当它是垃圾。四千点五千点的时候,银行前面排满了取钱去炒股炒基金的人。只是我很疑惑,每个人炒作股票,把泡沫吹大,从来不嫌价格高,就算知道未来股市如果动荡,有人会倾家荡产,也当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样是炒作,同样是投机,大家就骂炒房子的投机者,骂囤房子的开发商。这未免有点厚此薄彼,只是因为自己受损,由买大房子的梦想变成买小房子的现实,憧憬买房子破灭成继续租房子。
正常商品市场,供应和需求双方都是可变化的。在价格指引下,会自动实现供应和需求的变动,价格升高,会导致供应增加,需求减少,最后形成一个相对均衡价格。市场就是在不断向均衡的移动中形成相对稳定价格的。所以市场最重要的不是价格的绝对数量,而是形成价格的一个良性动态过程。
那么为什么投机市场就缺乏这个机制呢,对于股市来说,股票总数就那么多,扩容速度极其缓慢,自然资金量大就会暴涨。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在一定的炒作下,其实有一些弹性,比如房价高了,增加供应土地或者手头有几套房子的人卖掉几套来增加房屋供应,需求者推迟买房计划,年轻人继续在家和父母住都可以缓解需求的增加。
但是这一切都发生在资金数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资金量大,以股市和房地产供应增加的速度来看,是不能形成足够的供应量来抵消资金引起的需求上涨的。而更可怕的是,如果由于政策和制度因素,本来能够形成房屋供应增加量的土地供应被垄断,或者房屋供应被少数寡头控制,只怕就是雪上加霜,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彻底被破坏。
目前,各方的关注点都在房价到底高与不高上,却很少有人关心房价的形成机制是否合理的问题,就好像一个秃子每天对着镜子数自己头上还剩下几根头发,每天发愁,却不去问为什么掉头发好找方法医治。这样的结果是最后彻底成为秃子。不关心本质问题的解决,光盯着数据,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有反作用。比如秃子数头发,精神紧张,只怕头发掉得更快。房价问题同样如此。
大家天天说房价高,高到怨声载道,天怒人怨,也许是出于民众舆论压力,也许其他考虑,官方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直指房价的数据,比如广州市统计局在市长号召下让房价下降700元,比如各地政府大搞限价房,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据说在很多城市如火如荼展开。这种直接而且仅仅指向价格的措施有多大作用?就像在秃子头上用胶水粘几根头发一样,大家都知道结果。至于为什么这些政策不管用,甚至包括大家广泛关注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是负面作用,是下一篇文章要谈的。
本文要讲的主要意思就是,光讨论房价高还是不高的问题,很可能会迫使政府出台一些表面解决房价或者解决部分人群房价问题的政策,这样的政策不具备延续性。如果能更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供应缺乏应有的弹性,为什么我们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如此畸形,为什么我们的流动性问题无法解决,也许能促使政府更多压力去考虑汇率变动机制、土地产权制度、房屋供应体系的改进。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会真正形成一个相对稳定而均衡的房地产价格。否则天天叫喊房价高,出台的政策只能是南辕北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