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兰苏园
总是有一个关于江南的梦,在心底荡漾。不经意间春来了,异国的春天也有风,也有雨。但那种风飘飘,雨潇潇,细雨打芭蕉的意境却很难能体味到了。这让人伤春,让人惆怅。可不断有人告诉我,波特兰也是有一隅江南的,在中国城、在兰苏园。
循着地图的指引,我要在异国探访传说中故国的江南。春的三月花事正盛,高耸的冷杉翠柏,间杂着几树的樱花;小区绿地上布满风信子、郁金香。早晨小雨淅沥,阴云低垂,高楼大厦灯光依然明亮,街上车辆匆匆行人匆匆。而梦中的江南,从来都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青石小巷,黛瓦粉墙,小桥流水;还有那雨巷深处撑着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踽踽而行的姑娘……
细雨渐歇,朦胧中来到一个僻静的街区。迎面是一座石坊,题额为“壶天揽胜’和“湖山真意”。或许真有湖山,或许一如仙境?沿着湿漉漉石板路,一直往前走,仿佛穿越到另一个时代,置身在一个遥远的世界,咫尺之内另有乾坤。眼前重现的是白居易在《草堂记》中所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一座典型的苏州式园林,这就是兰苏园。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波特兰与苏州结为姐妹城市后,文化交流频繁。波特兰自然钟情苏州园林,苏州当仁不让设计建设了兰苏园,面积不大略似一个私家花园,却精致、高雅。园林中景点无不充满丰厚的中华文化内涵,激发人们的联想,给人以深刻的感染。遥远的美国西部的这个大都市,在喧嚣繁华中能辟出一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从中可以认识中国,也可以让中国城中的故老抒解乡愁,这实在是很有意义的。姐妹城市各取一字,自然而然成就了园名。
漫步在兰苏园,果然有湖有山。一泓池塘,波光潋滟,荷叶田田,充满诗情画意。亭廊轩屋环水而筑,组成了一幅环湖风景长卷。小径通幽,杨柳修竹经过春雨的洗礼,平添了三分妩媚。春风吹拂,摇曳生姿。山是假山,由太湖石堆砌而生,峰峦起伏,岩石嶙峋。山势东西走向,并向湖中延伸。溶洞中瀑布,直泻而下,增添无限情趣,景观题名“万壑云深”。亭畔树荫下,花草相间,树下是花,花下有草,花树层次分明,春色满园。而随处可见蕙兰与紫苏更让人惊喜,两种诗意的花草不就是兰苏园芳香的寓意吗?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都很中国,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粉墙上开着景窗和海棠形洞门,有额“读画”,春的景色或隐或现,让人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有庭院景观以梅为主景,杂以松、竹、木兰、茶花等,设一“沁香仙馆”。楹联“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万花敢向雪中发,一树独先天下春",展示出梅花的圣洁和庭院的高雅。以老外为主体的游客,纷纷在此驻足留连,不知是否看得懂并有所感悟。
园内有茶社,四方八仙桌,一壶新龙井。中国人喝茶是有讲究的,也许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噪乱的现世,让我们更需要一方宁静。有时独处有时围坐,品茗回味,齿颊留香,可谓茶味人生细品悟了。喝茶陶醉忘我时,心底勾起的是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的洒脱。而眼前不是星巴克而是茶馆,看到几个金发碧眼一本正经地端坐在八仙桌旁,不苟言笑,捧着茶盅,细细地喝,缓缓而品,几乎忍俊不禁。但愿这茶真能喝出两腋生清风,飘然欲仙的感觉,也不枉“壶天揽胜”一番。
“倒影清漪轩”,好一个清秀文雅的名字,轩宇里一华人老者摊着宣纸正在泼墨作画,围观的甚众。当我靠近时,老者渐次收笔,是一幅山水画。远处,大写意山峦叠嶂,气势恢宏而大气。近处,寥寥数笔勾勒出峭石争秀、林木傲岸,小桥之下水面辽阔,小舟静泊。树木、小桥、泊舟等皆刻画传神。一轮圆月高挂,一片静穆,是《故乡的回忆》还是《枫桥夜泊》?万里之外我在凝视,透过画卷遥望江南,遥望苏州,遥望福州。以这样独特的方式体会江南,感受苏州的精神和风貌,眷念同在江南与苏州有着很深历史渊源的家乡。
在美西这个陌生的城市已经居住了一段日子,慢慢熟悉了,亲切感与日俱增,对这偏居一隅的兰苏园更是一见钟情。行行重行行,一直舍不得别离。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仿佛早已相识,故国神游,浮想联翩。触摸着穿竹石栏、临水楼阁,就好像沾上了江南三月的好风水。放慢脚步,依依惜别,再一次近看远赏满园春色早已关不住的兰苏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