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使林鸿年从琉球带回的珍宝
林鸿年(1804~1886),字勿村,侯官(今福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状元及第,是我省清朝时期的第一个状使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十八年(1838年),琉球王尚育登基,林鸿年奉旨为
册封琉球国王正使,赐一品服。同时出使的有翰林院编修、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高人鉴副使。代表清廷前往琉球谕祭故王,册封新王。
琉球原是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北海面上的一个岛国,因其“地界万涛,蜿蜒若虬浮水中,固名流虬,后转谓琉球”。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派杨载出使琉球,致送国书,通知即位建元。同年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从此,中国与琉球正式建立了藩属关系。绵延明、清两朝,直到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并改为冲绳县,才中止。按律,琉球国自明洪武五年(1372)进贡以来,凡逢贺天寿圣节、贺登极、贺元旦、贺封、迎册,琉球国王都要派使臣来华。同样,每位“琉球国王嗣位请命册封”,明清政府也都要派遣使臣远越重洋去册封。
道光十八年(1838),是清政府第七次为琉球王册封。册封使臣到达福州,这是清廷指定的中琉交往的惟一口岸,挑选了一个吉日从闽江口扬帆出海,远赴琉球。起航之日,福建地方官设宴饯行。林鸿年、高人鉴一行五百余人。除守备、官兵,船户、船员和按规定的随带员役人外,还有从客,包括文人、高僧、道士、医生、天文生、书画家、琴师等各方面的专家及能工巧匠,其中不乏闽人。册封使团实际上就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代表团,并携带大量的布匹、瓷器、药材及原料和日用品等。沿途经过半架山、钓鱼山、久场岛、取久米赤岛、姑米岛、马齿山,历尽艰辛到达那霸港。
抵达琉球后,册封使团受到琉球国官员的热情迎接。林鸿年首先代表清廷向已故琉球国王尚灏致祭,而后举行册封大典,宣读诏敕册封世子尚育为王,并赐御书的“弼服海隅”匾额。随后赠送给琉球国王及诸大臣大量礼物。册封完毕后,林鸿年一行逗留琉球长达160多天,游历、讲学,会见移居琉球的华人及其后裔。使团成员与琉球各界人士进行交流,内容遍及文化、艺术、医学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还为琉球带去了中国的书法艺术。
下榻专门为接待册封使而设的天使馆,林鸿年心情大好,作对联:山中著作精神寿,海外因缘翰墨情。副使高人鉴题联:入帘山晓,卷幔海秋,客馆东西双杰阁;持节龙蟠,衔书凤翥,使槎闽浙两词臣。在那霸游览瑞泉时,林鸿年欣然题下“源远流长”和“飞泉漱石”两幅字,赠与琉球国中山王尚育。后被刻在石碑上,成为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的见证。这期间林鸿年与琉球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常参加琉球王的宴请,酬唱往来。林鸿年在琉球“寓居半载,屡荷盛情”临别之时,频频作诗贻琉球王并表明心迹,留有诗句:平生爱花不爱宝,百五韶光恣倾倒。归国后,著《使琉球录》,后失传,散佚无考。
林鸿年廉洁自守,婉言谢绝琉球国王馈赠的宴金,同时禁止随从人员携货勒迫销售。琉球王为此曾上疏清廷称赞“天使入境以来,裁省供亿(供其所需之物)、约束丁胥,……严禁从前滋扰旧规;举国臣民,同声感颂”。据资料记载林鸿年“屡辞不受,义正词严……却还宴金二封,共计一百九十二两”,《侯官县乡土志》誉以“屏绝馈遗,归舟载石”。但这些与史实并不尽相符。林鸿年身后遗物中有一对琉球国王送给他硕大如斗的蚶壳,正式名称为砗磲,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海域的大型贝类,号称“海贝之最”,十分稀有。一说因其贝壳表面有几条很深的沟,如同车轮压在泞泥路面上留下的车辙,因此得名。但这可不是寻常之物。
砗磲,佛教视其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故将其作为镇教之宝,列为“佛教七宝”之一。据《般若波罗蜜心经》记载,此七种宝物为“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和珍珠”。我国自古以来就视之为宝,西汉《淮南子》当中,便记载了一则关于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时,散宜生据说是用砗磲大贝等宝物敬献纣王,赎回文王的故事。唐·苏鹗 《苏氏演义》记有“ 魏武帝以
玛瑙石为马勒,砗磲为酒椀。”清朝更是重视砗磲,《清史稿清世宗本纪》载:冬十月庚子,再定百官帽顶,一品官珊瑚顶,二品官起花珊瑚顶……六品官砗磲顶,七品官素金顶……。清《会典》规定:二品官员上朝时佩戴的朝珠为砗磲制作的。砗磲还可置于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于家中作为镇宅之宝。康熙年间诗人朱彝尊作诗咏叹:“吾生好奇颇嗜此,砗磲犀象罗笥中。”朝野对砗磲的热衷可见一斑。
事实上,琉球国小而贫弱,可贡献方物寥寥。清康熙十九年,曾下旨“琉球国进贡方物,以后止令贡硫磺 、海螺壳、红铜,其余不必进贡……著为例,这里的海螺壳不知是否包含砗磲。既然,册封使不肯收受赠金,转而馈送中土喜欢的“土特产”也是在情理之中。如今,林鸿年从琉球带回的这一对宝贝,已是珍贵的历史文物,都保藏在福州。一个陈列在台江区琯后街琉球馆里,可惜已锯去一角;另一个保存在鼓楼区开元路千年古刹开元寺内,完好无损。
注:此文刊登在这2014.2.16《福州晚报·闽海神州》


林鸿年像
供奉在鼓楼区开元路千年古刹开元寺内,完好无损。

林鸿年墨迹

陈列在台江区琯后街琉球馆里,可惜已锯去一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