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诗人黄任在故乡的踪迹

标签:
福州永泰诗人黄任 |
分类: 八闽三山---故乡风物 |
寻访诗人黄任在故乡的踪迹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玲珑素洁,香气浓郁。质朴贞洁的茉莉花,“最宜玉手纤纤摘,爱上香鬟细细开”。

寿山石可谓国之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诗人爱石如痴,“爱他冰雪聪明极,何止灵犀一点通”。


冶山是福州的发祥地,千年名胜早已不再风流,“往事销沈那可问,秋山莫放酒杯空”引起古今深沉的共鸣。


西湖,有很多故事可以讲述。宛在堂原是觞咏之地,黄任倡议重修,并集叶向高句“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为楹联,几百年后堂犹在而联已不可觅。

“齐把茱萸香满手,海风吹啸上林丘”乌山是黄任旧游之地,诗人多年来一直在这里徜徉、沉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

如今般若台,李阳冰的篆书大字壁立千年,依然清晰。“山川终护虫鱼文”,这是诗人的歌。

旧涛园,这里原是许氏别业,曾经上下风景,胜甲一郡,诗人访时已颓败,如今更是遗迹难寻。留在他心中的滋味很难品说,因为园的主人许友是他的外祖父。


乌山脚下不远处的早题巷,一条两侧高高的斑驳防火墙挤出的瘦瘦窄窄的小巷。有一座老宅,已被立牌保护,这就是历尽沧桑的“黄任故居”。


永泰的白云乡,三百多年前著名诗人、藏砚家黄任就出生在这白云之乡,从此面对抛舍不下的“十载姬岩”。

在两崖比肩并峙的石壁前,透过如黛的鲜苔,辨认出“黄任”和尚且清晰的“天门”两个大字。笔力遒劲放逸,不知是状景还是抒怀,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姬岩寺前的一块巨岩上寻到黄任的遗墨“鬟翠楼”三字,旁无款识,已漶漫几乎不可读了。这里原是明进士人称“太史公”的黄文焕读书处,楼不知何时圮废。

白云乡,黄任的祖屋已经不复存在,但黄氏宗祠香火还旺。和乡亲交谈,大家都以黄任为傲,这让人欣慰。


姬岩峰顶上的那棵孤傲的老松,风刀霜剑,倾斜着、佝偻着,几百年了,却依然青翠。这或许正是这位性行不羁的诗人在故乡留下的一幅剪影,让人怀念,让人仰慕。
这是散文《故人·故居·故乡》之插图,博文敬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