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2013-06-06 08:12:59)
标签:

美国

近距离

科罗拉多

大峡谷

分类: 浪迹天涯---在外旅游

大峡谷的召唤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个壮丽的大峡谷这是异国的景观,可多年来,一直让我想着、念着。在我的资料库中收藏着这样一首诗:“是什么令你的心如此惨痛,/竟这样深深地、剧烈地崩开?/那一块块的红岩分明是哀恸的血!/一道巨型的伤痕,几百年、几千年都无法弥合,也,无物可填。/却,奇迹般地,你将悲痛化作了史诗般的庄严,绚丽,雄伟,神奇。/成了力的——堡垒!”这是诗还是景?是情还是境?


有很多意象无法忘怀,让人浮想连翩。脑海中,翻腾的是想像与比附。群山峻岭、幽深峡谷,有的保留着洪荒时代的原始气息,人迹罕见。没有诗香墨痕,没有碑雕石刻,似乎和历史的烟云毫无牵连。有的暴得大名,即使云山高淼壁立万仞也挡不住寺庙宾馆纷立,游人络绎。登顶者俯瞰而以为天下为之小,于是志满意得,咏诗作文凿石涂鸦……。只是不知被誉地球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位于美国西北高原上大峡谷(Grand Canyon),呈现出的又是一种怎样的风采?想着、念着,几回回在梦里,我感觉到大峡谷在召唤。


凌晨车从凤凰城出发,在亚利桑那州广袤的原野上向北疾驰,几乎是一马平川。没有大漠孤烟,没有峰回路转,更没有“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险境历时四个小时,穿过平静美丽的Cocoino国家森林在 Ponderosa 松涛中,达大峡谷国家公园南沿。暮春时节,挺拔的黑松,满目青翠,伸着遒劲的虬枝,随风摇曳。可附近竟看不见意料中的山峦,心里充满了疑问,没有峭壁就没有山谷,近在眼前的大峡谷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我们前行。


百米外从崖边探出一块巨石,顶部平坦,有个观景台。眼前豁然。凭栏可远眺、可俯瞰,原来我们立足的高原就是制高点,不经意间我们已经站在高山之巅,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都匍匐在我们的脚下。漫长的峡谷,逶迤望不到尽头,百态杂陈,有的地方宽展,有的地方狭隘;有的地方尖如宝塔,有的地方堆如础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谷壁地层断面,节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站在峡谷边缘,凝视大峡谷无垠的宽广,深感大自然的浩瀚和个人的渺小


更让我痴迷的是,峡谷两壁的岩石在阳光照射下,五彩缤纷。一块块鲜红、一团团黝黑、一片片铁灰、一方方深褐的色彩,使峡谷石壁成为一块巨大的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渐近中午阳光越来越强烈,整个峡谷显得雾蒙蒙。这时红色逐渐成了主色调,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巨大的红岩泛着耀眼的光芒。诗人说这是峡谷迸出的“哀恸的血”,这意象未免恐怖,而我却记起另一个“群峰在燃烧”的比喻。其实这正是大峡谷另一名字“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本意,“科罗拉多”是从西班牙语“红色”翻译而来的。


“科罗拉多”又是大峡谷的母亲河。文坛前辈有说,山没有水,就如同人没有了眼睛,少了许多灵性。而对于峡谷而言,没有了水也就没了生命,因为峡谷一般由河流长时间侵蚀而形成。大约从几十亿年前开始,科罗拉多河就以滴水穿石的不懈,切割着这一片高原。大约500万年前,奔腾的科罗拉罗河终于完成了她的杰作,将这里穿凿成巨大的峡谷当河水水量渐渐减少,刷出的岩石全都暴露在风吹雨打之中,经过水的侵蚀和自然的风化造就了眼前这样壮丽的景观。


而在这观景台凭栏向下看去参差的峰石、纵横的沟壑让我们无法寻觅科罗拉多河的身影。为了一睹峡谷母亲河的风采,我们时而徒步时而乘坐大峡谷公园大巴一路追寻。景随步移,步步入胜,在Hopi Point,惊鸿一瞥。千尺峭壁向下直插,从两边把科罗拉多河挤成一个窄窄的急弯,一泓绿波碧玉般地嵌在群山之中。这样的绝版山水,我们的摄影机只能浮光掠影,留下几段表层碎片,而我们内心却为大自然的杰作激荡,久久无法平息。这时我有一种冲动,渴望着能和三五知已,乘一只色彩斑斓的皮筏在湍急的流水挣扎着漂流而去……


辛弃疾曾叹息: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如今徒有一颗驿动的心,可要到谷底散发弄扁舟已不可能。2千多米高度,40多度高温,还有下山容易上山难。里走下去,一定要再爬回到这里。大峡谷景区间有醒目的警告:Getting to the bottom is optional, but getting to the top is mandatory下到底不是必须的,上到顶才是必须的!


暮色苍茫,回程中在光明天使山道(Bright Angel Trail)与几个年轻人不期而遇。他们汗湿衣裳,卸下背着的大行包,在松树林里休憩,兴奋地交谈,脸上并无倦容。显然刚从谷底徒步旅行,顺利返回。他们一定领略了谷底的迤逦风光,或许他们一路上与蜿蜒流过的科罗拉多河相伴而行,听山风回荡看流水潺潺;或许他们沉醉在整个荒原的壮丽多彩,忘情于大自然雕刻出迷宫般地貌;或许他们发现了原住民曾经落脚的痕迹,在印第安人居住的废墟墙壁上辨认过留存的象形文字;或许他们看到了荒野郊狼、沙漠大角羊、大峡谷响尾蛇……


有付出就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越大,观赏景色也是如此。晚风吹拂,松涛阵阵,仿佛仍在召唤,打量着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未能下到峡谷底部游览的遗憾一扫而光,心中只有祝福。忘情中忽然从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大尾巴、圆眼睛,一点也不怕人,可爱极了,这时心中又多了一份惊喜。大峡谷,归途中我依然在想你、念你。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近距离看美国】大峡谷的召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