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冶山与“曲水流觞”

(2011-02-26 17:29:38)
标签:

福州

冶山

裴次元

山阴

曲水流觞

分类: 八闽三山---故乡风物

冶山与“曲水流觞”       

 冶山是福州建城2200多年的文明标志,因为福建的第一座王都“冶城”在这里拔地而起,“闽之有城,自冶城始”。早在春秋时,著名的冶炼家欧冶子,就选中了冶山的池畔铸造名剑,留有“欧冶池”胜地。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利用冶山南麓的唐代都督府作为衙署。宋末端宗改为垂拱殿,即位于闽。冶山一带风光秀丽,官宦文人云集, 曾经是福州的政治文化中心。

 

冶山因冶铸而得名,《三山纪略》记载“冶山者,冶铸之地”。因其多泉又名“泉山”;唐宋两朝的左卫、宣毅、广节诸营驻此附近,又称“将军山”;省垣最早、规模最大的坛庙之一城隍庙,也曾依山而建,也名“城隍山”。其时山之广、名之隆由此可见一斑。千年之后,沧海桑田,冶山残留的只有中山路侧的一座小山阜了。

 

如今的冶山遗迹,虽小,但依旧林荫蔽日,石阶曲折,巨岩罗列。高高低低的摩崖题刻,见证了从中唐到民国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政客商贾或抒怀、或应酬,或寄情山水、或附庸风雅,喧闹非凡的场面。留下刻石,据考证计53段。年代久远的有“山阴亭”题刻,旁署“唐刺史裴次元建,昆陵刘博修,侯官张治国书,闽侯欧阳英重建”;还有“唐裴刺史球场故址”题刻。据《元和球场山亭记》记载:“冶山,今欧冶池山是也。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球场”。球场的面积大约有现在的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可容纳10万人左右,是我国已找到的第一个唐代球场。

 

山上有一块藤蔓交覆的巨石,镌着“独秀峰”三字,又有“登山道”可上,此即为冶山最高处。冶山原有泉山堂,纪晓岚任福建提学使时曾题楹联“地迥不遮双眼阔,窗虚只许众峰窥”,已不复存在。现保留有清末民初陈衍所题的“观海亭”及“望京山”石刻。“观海亭”据全山之胜,是唐刺史裴次元时29景遗迹之一,坡台上立有两根水泥方柱,这是民国丙子(1936)春永定巨商胡文虎捐资重修又毁后所遗。当时福建省政府主席林森在水泥方柱上留有一段题识,记下了当时重修的胜事。历史上冶山曾滨海,临亭可观海。

 

此外著名的石刻还有: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的“洛社遗风”,民国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的“剑胆琴心”,怀晋“邹鲁遗风振海滨”、马天翮的“一丘莫云小,昂头可天表”诗刻等,琳琅满目。岩顶为“玩琴台”题刻,相传为闽越王鼓琴处。还有寿岩、武陵源、王坛岗、椒磐岩、鹤舫、筋竹岩、越壑桥等。这些摩崖石刻书法精美,意趣盎然,气势不凡。为冶山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又有石刻“一曲”到“九曲”,移步换位,路一折则一现。有人说这是模仿武夷山九曲的境况,垒筑九处曲径的。联想福州市人民政府立的泉山摩崖题刻保护碑文提及的“曲水流觞”以及“九曲地”、“流觞亭”等题刻;体味唐代裴次元所题的“山阴亭”和“洛社遗风”等含义;联想著名的滁州“醉翁亭”有联即为“同洛社遗风,杯渡轻便增酒趣;仿山阴雅集,波纹曲折象文心”;联想自唐以降,冶山就是官僚文士聚会的胜地。可以确认此九曲非仿武夷之九曲,而是“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之九曲。

 

冶山,风雅静僻,又为泉山,众人坐于流波曲水之边,一人置盛满的酒杯子,于“一曲”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流觞曲水实即高雅酒令。历史上最著名的当数晋永和9年3月3日,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排遣感伤,抒展襟抱,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曲水流觞”的习俗一直到清代,才逐渐消亡。只是不知冶山的“曲水流觞”可曾有诗结集流传。

 

                                        
(此文曾刊登在《福州晚报.闽海神州》)

冶山与“曲水流觞”

冶山与“曲水流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