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的女儿:丹麦的“小美人鱼”和中国的“天上圣母”

(2010-10-30 19:18:48)
标签:

妈祖

丹麦

海的女儿

小美人鱼

湄洲岛

福建

分类: 浪迹天涯---在外旅游

海的女儿:丹麦的“小美人鱼”和中国的“天上圣母”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世博园里,我在丹麦馆前排队。两个巨大的环形组成的展馆,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在眼前展开,慢慢地把我带进童话的世界。脑海里闪现的是安徒生,是熟悉的《海的女儿》,儿时常常伴着这样的故事入睡,后来这样优美的词语,让我深深痴迷。

 

进入馆内,仿佛进入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眼前是一泓碧波,环绕着的是熟悉的身影-----“小美人鱼”。这是一个妙龄少女,裸着古铜色的身躯,侧身坐在一方巨大的花岗上,形象逼真,优雅恬静,仿佛在俯首沉思。在夜晚迷离的灯光下,一切都显得朦胧,看不清她的神情。是无悔的绝然,是淡淡的哀怨,还是对未来的期盼?我猜忖,我想像,驻足久久,不愿离开。这尊著名的雕塑,象征着丹麦,近百年来从未离开哥本哈根港口。首次走出国门,就来到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新潮的国度,带给我们的难道仅仅是美的享受?

 

“小美人鱼”,纯洁的海的女儿,为了得到她曾相救过的王子的爱情,获得一份人类的快乐,成为一个不灭的灵魂,不惜忍受刀割般的痛苦,忍受为心上人做了事而心上人却全然不知、自己却又说不出话的情感煎熬,最后在王子幸福地与别人结婚的时刻,心碎而成为大海的泡沫……。小的时候,这是一个新奇忧伤的童话;青春激荡时,这是一个凄美哀怨的爱情悲剧;成年后我知道这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想获得灵魂、铸造灵魂,就必须象“小美人鱼”一样经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至死方休……

 

海的女儿,大海,是这样地让人魂牵梦绕。我也是来自海边,我也是大海的儿女。想起家乡诗人舒婷的《致大海》: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日夜地呢喃……自然而然,想起了在我的家乡福建,也有一个“海的女儿”,那就是湄洲妈祖。

 

在欣赏“小美人鱼”之前,我已经走进了“福船”造型、在一片蔚蓝色中扬帆远航的福建馆。实景区正中央矗立着一尊汉白玉雕琢而成的妈祖塑像。这是福建,不,这是中国的“海的女儿”。高大、慈悲,虽是缩微,但仍有3米多高。而在她的故乡湄洲岛祖庙山顶,更建有一座14米高的巨型妈祖石雕塑像,高耸入云。

 

妈祖原名林默,生活在千年前的宋朝,出生海岛。相传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从小习水性,识潮音,看星象;长大后矢志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在一个风雨之夜,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海的女儿,复归大海,年仅28岁。

 

同样是海的女儿,可又是那样地不同。或许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一个由神变成人,身材和普通人等高也仅一米多,在展馆我们从高处俯瞰,她的故事让我感动;一个由人变成神,和所有的神祇一样高大显赫,我们只能心怀敬畏远远仰视,她的事迹让我崇敬。

 

《海的女儿》从小到大常读常新,感悟多多。在安徒生的童话里,最美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不是人鱼无忧无虑的三百年生命,而是在风狂雨骤的人间。“小美人鱼”对人生与爱情的追求,充满奉献与牺牲,一旦踏上人生奋斗的道路,她绝不期望什么恩赐,不抱任何幻想,一步步踏着刀尖前进,付出的是痛苦和艰辛。安徒生的童话不只是故事,其中有诗、有诗的意境和人生哲学,百年来风靡了世界。雕塑家据此铸塑的“海的女儿”铜像,更是风情万种,吸引了无数游客,留连忘返。

 

中国人总梦想脱离尘世,其最高境界就是鸡犬升天。林默海上遇难,身后传说轶闻不断,衍化出许多动人的故事。说她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一步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心怀慈悲、护国庇民的女神。这当中,离不开统治者的推波助澜。统治者的驭民之术,无不以阉割思想为灵丹妙药,到处建寺立庙,鼓吹宿命。自宋至清,几乎历代皇帝都对她敕封,御赐金玺匾额,册为“天妃”、“天后”。湄洲岛祖庙,历代扩建,日益雄伟,地上妈祖终成“天上圣母”。香客信徒纷纷顶礼膜拜,祈求有一天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

 

两位“海的女儿”,一中一西;一由人而神,一由神而人。带给我的是复杂的心情,思绪万千,理不断,剪还乱。

 

我并不信仰妈祖,但我崇敬这位手持着夜明珠,眺望着远方,仿佛在远远地巡视着海上是否还有未归的渔船的妈祖。我相信这块神圣神奇的土地,拥有无数美丽的传说,也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在神像前双手合一,恭恭敬敬地许了愿。

 

“小美人鱼” 栩栩如生,让我倍感亲切。《海的女儿》的故事脍炙人口,小时听过,大时读过,后来我也给我儿子讲过。如今新一代仍挡不住这如泣如诉的哀怨与自我崇高励志故事的艺术魅力。在这美妙绝伦的雕像周边,总围着几匝的人,近距离地与她对视。我想以心仪已久的形象为背景留个影,可惜好久也没能捕捉到机会,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去。这时灯光依然迷离,而我的心胸为“小美人鱼”憧憬着,开阔了许多。

 


海的女儿:丹麦的“小美人鱼”和中国的“天上圣母”


海的女儿:丹麦的“小美人鱼”和中国的“天上圣母”

海的女儿:丹麦的“小美人鱼”和中国的“天上圣母”

海的女儿:丹麦的“小美人鱼”和中国的“天上圣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