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杂谈明主牢骚《岁暮归南山》品茗孟浩然襄阳王维 |
分类: 史林折枝---读书杂记 |
“不才明主弃”---牢骚太盛的代价(文化品茗系列)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谁不想能开一朵鲜艳的花,结一颗丰硕的果?
美好的理想,远大的抱负,高企的期望,一直激荡在心胸,伴随着成长。人是社会的动物,又是情感的动物,还是欲望的动物。在与现实碰撞中难免烦恼,难免失落,难免蹉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发发牢骚,吐吐郁积在胸中的闷气是人之常情。作为文人一面举杯浇胸中块垒,一面落笔抒不平之感。不平则鸣,翻开一部文学史,或诗或文,蔚成大观,相当精彩。
可纵观历史,牢骚有时是有很大的风险的。骚对了对象,可能青云直上,成就一番事业;骚错了,不说引来杀身之祸,但也就断送了前程,付出惨痛的代价。
先讲个骚对的例子。
《战国策·国策》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冯谖客孟尝君” 讲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因自言无能,盂尝君便笑予收留。“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于是冯谖在孟尝君家牢骚不断。曾三度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孟尝君毕竟大度有雅量,一再容忍。因而冯谖达到了目的: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当然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冯援为盂尝君肝胆涂地,成为其手下最得力的谋士。最著名的是帮孟尝君“市义”,也就就买“仁义”、买名声。还为他营造“狡兔三窟”。在孟尝君危难时替他出谋划策。孟尝君为相数十年,能避祸全身,不可不说是冯谖的功劳。冯谖也就事业有成了。
而世间更多的是不识时务,因牢骚太盛而断肠的。看看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人生际遇吧。
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隐居一段时间,又想有所作为,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才华很不俗,仕途却不畅,深叹怀才不遇。为此曾写下一首题为《岁暮归南山》的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很显然,这是自认为“人生在世不称意”时发的牢骚。仕途失意,岁暮归来,这人生的不幸,无法解脱的苦闷。作者的这首诗中,尽管说得含蓄婉转,还是掩藏不住心中的抑郁和愤懑。如果仅仅自己写写解解气也就罢了。可要命的是,他耿耿于怀,动不动就想发泄。
据《旧唐书》记载,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这真上千载难逢的特大机遇了,可这孟夫子却昏了头,那么多锦绣文章、如花诗句都不卖弄,阴差阳错却自诵“牢骚诗”《岁暮归南山》。什么“不才明主弃”,这是反话,“有才如我还不起用,你算什么‘明主’呀”。这简直是犯上了。皇帝老子一听老大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既经皇帝放还,也就无缘再出。他为自己的牢骚太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没有误了卿卿性命,却结结实实断送了前程。
孟浩然经此一事,好生沮丧,感叹道:“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酒,谁论世上名。”孟浩然明白了,再没有机会“立功、立德”了,只有“立言”一途。心中虽然充满郁闷,也只能寄情于吴越的山水了。
政治上困顿失意,使他只能以隐士终身。虽然孟浩然口上说“且乐杯中酒,谁论世上名”,但他和王维告别时留下这样一首诗: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一下子又把自己渴望仕宦生涯的内心世界揭示出来了。只是现实中,能帮助他的人太少,所谓“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只能带着失望,无奈地掩上柴扉,守住寂寞,以诗娱情了。
即使这样他的心仍未完全死去,去世前不久,写下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表达的还是对功名的渴望之情,不过这次孟浩然不敢再说“不才明主弃”这样的愤愤之语了,而是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委婉地恳请张丞相提携。读到这里,我们很为白头霜鬓的孟浩然感到惋惜了“早知今日,何心当初”。这就是牢骚太盛的代价了。
后人在评论王维与孟浩然诗的高下时曾说: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摩诘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这是很中肯的。
人的一生是个旅途,坎坷不平是难免的,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适当发发牢骚,未尝不可。冯谖聪明之处,在于他只讲生活待遇问题,不涉及敏感。而孟老夫子却语及最高领导者,还当面,这就蠢不可及了。
人的一生时时会有机遇,一不小心又时时会失去机遇。套一句周星驰的名言:当有一份天大的机遇放在你面前,你却没有珍惜,等失去的时候真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圣经》里赫然写着:“世上有三件事儿你无法挽回——射出去的箭,说出去的话,丧失的机会!”
让我们记取的一句诗吧: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