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患与医2-命名和治疗

(2025-02-26 16:11: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数哲

高血压病,非高血压病,起名叫做高血压病。比如肝血虚证导致血压高,如果不健脾补血,扶正气血生化,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

高血脂病,非高血脂病,起名叫做高血脂病。比如饮食不节导致血脂高,如果不改变饮食习惯,去阻止脂肪积累,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

高血糖病,非高血糖病,起名叫做高血糖病。比如肝脾失调导致血糖高,如果不协调肝脾运化,去补充胰岛素,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

金刚经云: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XX病,非XX病,故名XX病。

鉴于现代医术对病名没有体系化,很多病名都只是症状、现象,对于普通患者而言,需要建立的一个概念是,这些病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只是一种预设的观察方式下的观察结果而已。比如说发烧发烧本身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人在病时,身体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发烧这个现象在厉害的医生那里是不一定需要针对性的退烧的,风寒型发烧的治风寒、湿热型的发烧治湿热,辨证治本,发烧就自然而退。

现代人很执着于维系身体的各种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好像这样才能安心地认为是健康的。这里的一个误区就是把这些指标的不正常命名为病,于是现在造就了大量的病名,它们是人们缺乏于“病”的命名体系、对具体的观察现象进行片面的命名而已。

把症状归为病名,把病名归为治疗方法手段,是不了解医道的患者和缺乏体系化建设的医学从业者,简化“病”的世界的朴素逻辑。

然而这种逻辑有很大问题。

首先是人们根据病的现象制造了很多病名,却不知道病的原因。比如西医命名的慢性病,很多到现在都很干脆地承认不知道原因,只是把观察到的症状现象作为一种病去命名。然后如同唐吉坷德一样,上马提枪去治疗症状现象这个风车,如同与一个妄想的敌人作战。外在症状只是内在问题表现出来的外像,就算是外像表现正常了,内在问题不解决,要么问题在时间上不断复现,要么问题在空间上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次,一种病,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咳嗽,有不同的原因可以导致,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可导致咳嗽,西医则能搬出各种不同的感染。对于各种原因不能分辨、定位病因,是无法准确对症治疗的。

那是不是定位了病因,就可以用统一的方法去治疗呢?不同人对同样药物的药效反应有差异,季节时令、地理位置等因素都会造成治疗上的影响。至少,对于中医而言,同样的病因,也是不可以用统一的方法去治疗的。

再次,对于一名病患而言,可能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已命名“病”。这各种大大小小的“病”的集合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这个人的一种总体性的未命名“病”。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对所有已观察到/未观察到的心理/身体状态的集合,如果不从整体上去把握,那么医治很可能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所以,一名患者需要将自己的各个部位的问题、心理/身体状态集合归为一种个性化病名,再去比对公认的、体系化的治疗方式去治疗;这种比对需要医学建立体系化的复杂病名,那么现实中就需要抛弃目前那些现象级的病名,抛弃那些固化的治疗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