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源形毕露京都奈良大阪旅拍 |
分类: 形形色色照人物 |


起初,我觉得摄影是一种能力,需要驾驭专业设备,拍出好看照片;后来,我发现摄影是一份职业,通过拍照片,解决生计;又或者,摄影是一种荣誉,为了获奖、发表或是被人点赞。也有人会把摄影当做手段和渠道。当然,这些都取决于你按快门的动机。如果动机只是自己,那摄影其实就是一种兴趣。

还是摄影爱好者的时候,我羡慕职业摄影师的生活,他们是一群可以把兴趣变成工作,并在享受工作时创造价值的人。现在变成职业摄影师,我会羡慕摄影爱好者的拍摄状态,他们是一群可以用兴趣充实生活,不用顾忌别人的喜好而任性按着快门的人。

琛哥说,职业摄影师和爱好者的区别,并不是前者比后者拍的好,而是无论怎样的主观客观条件,都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满足客户需求。主观因素指精神和身体情况,客观因素指天气、设备以及被拍摄对象的情况等。另外,摄影师之间的区别不是技术的高低,而是审美的不同。

有点跑题,还是来说说我们的日本旅拍和给这个男人拍照的感受吧。11月初我们去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踩点,拍了2组婚纱情侣、1组亲子,还有一组写真。收获颇丰,其实收获更多的是买买买...... 明年3月底还去京都和奈良,那时,不只有老街、小鹿,还会有樱花。

我的拍摄很杂,但大多以人为主。其中90%的拍摄对象都是女人。我可能和你想象中的摄影师不同,我基本没有拍过专业的模特艺人,所以,我的拍摄,更多的心会用在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让不同性格和外形的普通人,在短时间内在镜头前挥洒自如。我无法像拍大片的摄影师那样,有不满意的拍摄时,会对助理大喊下次找一个有表现力的模特来。

如果说拍女人时,要把对方假想为自己的闺女、妹妹、女友、老婆、母亲等角色。那么拍男人,会变得更加简单,你只需要把他假想为自己。然后调动起自恋的细胞,在每按快门之前,闭上眼脑补一下自己有多帅气。当然,短暂的自欺欺人是合理的。

最近常常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一个摄影师,是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还是应该不定期改变自己的风格。
其实近几年总会有人好意提醒我,建议我改变风格,因为一看照片就知道是我拍的,而且经常拍一种题材,容易让TA觉得视觉疲劳。
其实这很矛盾——客人希望看到摄影师稳定的风格和发挥,TA不希望你给别人拍的那张照片,却偏偏没有给自己拍;相反,欣赏照片的人会希望看到摄影师不断变换风格、题材,否则会喜新厌旧。
琛哥说,其实摄影师就像一个艺人,风格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你自己的性格,或者是你的生活状态。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或是思想状态,决定着你笔下的文字或是拍下的照片。也就是说,也许你在失恋或热恋、骄傲或自卑、穷困和富有时,拍到的照片自然也会不同。
当然,有些摄影师会通过形式的东西去改变风格,就像歌手会通过造型来改变风格。但这都是冒险。成功了,就进入了新的领域。失败了,有可能还会丢掉原来的东西。
我不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一路走来,都是一步步顺其自然的结果。所以风格不风格,都是别人给定义的。摄影就像美食,当制作者和接受者在审美和口味上达到一致的时候,才是最美妙的事情。所以,对我来说,我与客人是一种缘分。喜欢就来,不喜欢就离开。我不会为了挣钱,而通过摄影去欺骗自己和别人。那是商人,不是摄影师。
如果说摄影是一种艺术的话,它其实可以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渗透到我们身边的各行各业。当我通过摄影,接触到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朋友时;当我通过摄影,接触到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工作时。都可以把这些,通过自己的视角,融汇贯通起来。也就是他们说所的:“你拍什么都一个样,一看就是你拍的”,如果说这是一种失败,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生活中到处都是辩证的东西,利弊得失,我体会的太多太多。
我是一个相信缘分的人,这缘分并不在于男女,而是经历的人与事,尤其是我与摄影的缘分。其实,你与你的兴趣,你与你的工作,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所以,一筹莫展,不如好好享受。
不废话了,还是来看看我给琛哥随拍的更多照片吧:
这次文字主题有点乱,但真实。本来想写好多踌躇的东西,后来都删掉了。因为写着写着,自己就把自己劝慰了。我是个喜欢思考的人,其实是想太多。有时候会掉进自己的漩涡,有时候,也会自救和劝慰。
琛哥:陈华琛 (我的摄影前辈,我的良师益友)
图文:源形毕露
图文:@源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