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津外拍源形毕露备机epl1lomo旅游 |
分类: 走走停停看风景 |
点击可以看原片大图 [都是EPL1直接拍的lomo效果,并非PS]
相机里的各种滤镜已经提前预定了特殊效果,我十分喜欢针孔相机效果,因为拍出来就是时下非常流行的LOMO风格。所以只需要通过液晶屏,玩一些构图即可。乘坐轻轨前,经同伴提醒大家纷纷抬头看瞬间划过的飞机。当即抬起相机,因为焦段有限无法把飞机拍的很大,所以只好结合头顶的轻轨站台的结构,巧妙构图,拍了这样的一个照片。
地铁站的室外站台内有个很大的弧形金属顶棚,不间断安置透明的玻璃,站台人不多,地面映射着顶棚的影子,用广角端可以方便记录下这种弧形椭圆的结构。
夕阳斜射,把铁柱的影子拉得很长,昏黄的光给所有亮的地方都涂上了一层橘黄色。把实体的柱子放在画面的最上方,这样就可以给拉长的影子留足空间,再加上针孔相机的滤镜效果,突出了重点。
黄昏时,拍逆光并配上电线和电线杆也是挺常见的手法。把电线杆放置在画面的一边,给电线留出足够多的空间。因为是对背景中的夕阳蓝天作为测光基准,所以前景基本上都是黑色轮廓。
这是轻轨站台一旁用来提示列车前进或停靠的红绿灯,左上方依然是夕阳的逆光,把整个画面抹上一股橙黄色。
在走出轻轨站台的时候,台阶一旁的扶手和透过玻璃照亮地面的橙色也吸引了我,并配合路面上的车辆拍摄的,同样是用了针孔相机效果滤镜拍摄,加深了绿色和黄色,有一种电影画面的感觉。
行走在城市的老楼间,偶然抬头用怀旧颗粒效果一拍,便有了复古老照片的感觉,而且比普通的黑白效果增加了对比度和颗粒感。
天津五大道有一处有意思的小洋房,顶部全是红色的,下面是白色的,结合当时的蓝色天空,使得当时的颜色很抢眼。找个顺着太阳光照射楼体的角度,结合左侧的树叶和右侧的路灯取景拍摄。
小区院子一侧停放自行车的棚子,发现是弧形的,而且是半透明状,很有意思。当时阳光从上面透过绿叶照射下来,弱化了阳光,再加上棚子年久泛黄,于是产生了局部橙黄色的效果。觉得很漂亮,于是从低角度用广角端拍摄了整个弧形顶棚。
路边顺着外墙长出来的绿藤上开了一朵红色的花,有点“红杏出墙”的意味,把光圈调到最大,近距离对花对焦,虚掉背景,同时用针孔效果突出重点拍摄。
路过老房子的时候,总是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旧时景象,比如这个窗台晾晒的破鞋。于是我调成怀旧颗粒效果从上至下拍了下来,很有老照片的感觉。
这是路过小区单元门时看到的场景,门不大,门外的阳光刚好可以照亮倚靠墙边的黄色车身的自行车,右侧楼道部分因为没有被阳光照到,所以越来越暗。当时觉得这个光影的效果很有意思,于是站在门口拍了下来。
城市风景中,楼体和电线常被用来取景拍摄。这是侧墙上的电缆,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在墙上也产生了不同粗细和角度的影子,对比很大。用针孔相机效果拍摄,更加深了颜色和明暗的对比效果。
老楼中间有一处用铁栅栏挡住了,选择了一个有叉子和锁的位置,分别左右放置构图拍摄。同时把光圈开到最大,对近处的铁栅栏对焦,背景便被虚掉了一些。
最后尝试了一下移轴微缩效果,也是自带的一个滤镜模式。这是在楼上往下拍摄的楼下车站的景象。拍这种移轴效果,适合用变焦镜头,最好是自上而下,把远处的东西通过变换焦距来拉近,然后用对焦点选中某一个重点对焦拍摄,其他位置便虚掉,从而突出重点,使得整个画面像一个微缩玩具的效果,很有意思。当然,这不是所有的相机都能拍出类似的效果,只有支持这种艺术滤镜的相机才可以实现。
以上照片都是EPL1直接拍的效果,并没PS哦~~我也懒得ps了
总共38张图片,博文里只发了一部分,另外的可以点击相册查看更多:
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400314314/s/279370
我平时会用微博发一些自己喜欢的高手的摄影作品、或者是关于相机评测、体验、样片,以及拍摄技巧和经验分享等等好玩的东西,欢迎对影像、相机和拍照片感兴趣的朋友围观我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