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艺谋不能再玩沉默

(2012-07-07 22:37:40)
标签:

娱乐

张艺谋大师有些流年不利,如今,谁都知道他拍了一部五分钟的《中国铁路》宣传片,三分钟是各种和谐号列车开来开去,一分钟是各种新建车站,一分钟是各种笑脸,水准如同山寨作品,最最关键的是,该片耗资1850万。

消息传开,张艺谋助理庞小姐澄清说,该片并非张导拍摄,他只是对样片提出过意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署名导演,张导曾要求制作公司撤下署名。

如果这算是张导的正式回应,那大家可以姑且听听,但仍属一面之词,事实真相如何,也需要听取铁道部的表述。

这件事的缘起就是审计署的一份审计报告,报告称:铁道部在为招标的情况下,花了1850万元拍了一部五分钟的宣传片,但是,该宣传片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审计署此话一出,该宣传片瞬间便达到并远远超出了预期效果,大家争相观看,都记住了开篇的“张艺谋”三个字上,纷纷惊讶,大师就是大师,花钱的能力非同凡响,换个屌丝导演来拍,大概25万就心满意足地搞定了,不就是到处跑火车吗。

看过宣传片,大家在等待审计署的进一步调查,或者铁道部的解释,1850万花出去了,究竟是怎么花的,导演是不是张艺谋,是不是存在层层转包、环环克扣的情况,有没有人从中贪污渔利……

可是,和许多事情一样,这件事貌似也没有下文了,张导至少说了个“不是我”,可铁道部什么都没说,只表示调查正在进行当中,至于什么时候能有个结果,这个时间表是没有的,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缺少时间观念,常把遗忘当做灵丹妙药,时间拖得长一点,再碰巧有个人说“看、有飞碟”,或者谁和谁在网上约个架,大家就都跑去围观了,多大的事情也能放到一边。

由于真相总是在拖延中,所以我们只好合理想象,比如天价宣传片这件事,至少暴露了铁道部缺乏监管的问题,立个小项目就能用掉这么一大笔钱,似乎贴个“张艺谋”的名字就能让天价变得合情合理,然后舒舒服服地把钱分掉。这样的例子不少,政府采购手机1万一部,做个网站花上几千万,把政府采购搞得像暴发户出国一样,透着一种舍我其谁的傻气。

其实,这些天价的背后都是利益均沾的精明,相关人士根据重要程度构成了一个利益分配的倒金字塔,张艺谋是点睛之笔,没有他的名字,这个天价项目就不能成立,谁也分不到蛋糕。

铁道部的公众形象早已破产,不在乎又多一个千万级的小污点,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损失最大的还是张艺谋,给公众造成了不负责任的印象。

如果光是不负责任也还好,怕就怕这片子真的是张艺谋拍的,参考前些年张导的成都宣传片,还真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成都宣传片也基本拍成了一本流水账,没什么味道,也许张导的宣传片就是这个路数的,别人拍完,自己指导一下,署个名,和领导写发言稿一样。

所以张艺谋导演有必要亲自出来把这件事说清楚,别再玩沉默,让助理三言两语打发舆论,既然拿了钱,就要负起责任,这才是大导演的姿态,不要搞得和有些地方一样真相不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