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格兰总和门线纠缠

(2012-06-20 21:53:15)
标签:

体育

两年前的南非世界杯,英格兰是门线冤案的受害者,现在,他们成了收益者。

命运就是这么不靠谱,有时候给你一棒子,有时候喂你吃块糖。

南非世界杯英格兰对阵德国的1/8决赛上,兰帕德的射门击中横梁后,皮球已经明显越过了门线,但乌拉圭主裁判拉里昂达完全无视,全世界球迷一片哗然。

那次冤案催生了裁判改革,欧足联率先在欧冠和本届欧洲杯上增设了门线裁判,后者站在球门旁边,就是为了判断皮球是否整体越过了门线。

可是,事实证明,门线裁判未必管用,乌克兰的德维奇单刀射门被英格兰门将哈特扑了一下,皮球飞向英队大门,特里回追凌空解围,录像回放显示,皮球整体已经越过门线,但门线裁判没有反应,主裁判让比赛继续进行。

如果这个进球有效,那么乌克兰也许会士气大振,赢球晋级也未可知。很难体会英格兰球员赛后的感受,他们是获益者,但作为曾经的受害者,他们应该不会喜欢这种胜利。

有人说,英格兰两年前攒下的人品终于闪光了,命运给了他们补偿。其实,命运即是巧合,英格兰只是很巧合地与门线纠缠了两次,一胜一负。

乌克兰的出局也是一样,遗憾,但只能接受,因为这就是足球,虽然规则很多,但仍然充满各种可能性,裁判不是机器,比赛也不是电子游戏,没有暂停,没有录像审核,更没有鹰眼,足球基本保留了纯人工的色彩,场上奔跑和执法的,都是手艺人。

有点尴尬的是欧足联,他们原本应该清楚,门线裁判也是人,是人就会有局限,主裁判会出错,门线裁判当然也会,即使后者站得离球门很近,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判断一只皮球和门线的位置关系,还是太挑战视觉反应神经。

如果要杜绝门线冤案,自然也有办法,对比赛用球和球门进行一点点科技升级就可以,带有GPS和芯片的足球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试用,当初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建议,用这种智能足球配合门线裁判,足以消灭门线冤案。

但是,足球运动一向对高科技的使用十分谨慎,唯恐削弱了这项运动的原汁原味,这也有道理,错判漏判有时候也是一种调剂,生活本就是充满遗憾的,足球为什么一定要无怨无悔?只要不是假球黑哨,表现一点人的局限性也是可以的,如果足球和网球一样判罚精确,也许会减少许多的宿命感,比赛也就像是流水线产品,损失了手工制造独特的缺陷美。

所以就暂时如此吧,门线裁判至少降低了冤案出现的概率,这也是一种贡献,有总比没有好。否则,就要祈祷球员的射门不给裁判添麻烦,最好个个都要像瑞典2比0击败法国那样,又精彩,又干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