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会有的,乖!

(2011-11-28 20:36:35)
标签:

杂谈

每年的后两个月,像延长的生理期一样,有关春晚的消息就开始陆续出现,比如,本山大叔这次要演什么小品啦,冯巩大叔是不是还赖着不走啦,又有哪个大腕拒了春晚啦,真唱假唱啦,会不会有李宇春啦等等等等。

这样乱糟糟的场面每每让我这种喜欢安静的人抓狂,起初,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何到了今天,生于物质精神双重匮乏年代的春晚仍然可以延续生命力,究竟有什么可让大家魂牵梦萦的,后来,我发现,春晚其实是我们的缩影,我们,确实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热爱喜庆、祥和,也习惯集中、统一,以至于到了除夕之夜,整个国家就变成了一个饭桌、一台晚会、一个梦想。

这是一个集体仪式,是整个国家的社戏,到了那个日子,就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家看得眼花缭乱,顿时忘了一年来的艰辛,又一次欢天喜地恭喜发财去了。

这种集体仪式能够通过强化暗示和直接灌输的方式,坚定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是什么呢?作家余华早就说得很清楚,“活着”,一台社戏能让你在心里说,还是活着好,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这台叫春晚的社戏年复一年,药效难免减弱,于是增加了前戏,在提前一两个月的时候便铺开摊子,让大家知道,演职人员们已经开始为那一晚全情投入了,他们吃着单调的盒饭,领取着微薄的报酬,为创作殚精竭虑,为排练不舍昼夜,冒着随时可能被毙掉的风险,只为在除夕夜给全国观众一个满意的集体高潮,难怪春晚总导演哈文会说,能上春晚的演员都是德艺双馨。

忧国忧民的高产大诗人陆游在《社日》中写,“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春晚也是一样,为的是让大家“喜欲狂”。在本山大叔和他的团队表演完各种犯傻的农民、可笑的残障人士和有点绝活的无知青年之后,在郭冬临表演完各种心术不正的憋屈男人之后,在冯巩、姜昆表演完各种原来一切这么好之后,在草根非草根表演完各种生活苦也甜之后,主持人振臂一呼,大家便在高潮中幸福得晕倒,我经常怀疑,一些传销组织必定会把春晚做成内部培训材料。

许多人如此地依赖春晚,对每年一晚的集体欢愉渴求不已,如果除夕没有了春晚,如果提前半年还没有春晚的消息,很多人便会感觉失去了信念、失去了方向,甚至感觉被强大的祖国抛弃了,自己一下子变成了一叶孤舟,没有世界各地发来的贺电,上下班挤公交地铁都不自豪骄傲了。

放心吧,医保会有的,房子会有的,爱情会有的,校车会有的,养老金会有的,春晚也会有的,别焦虑,睡个好觉,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