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编剧 有气、无力

(2010-10-07 22:54:59)
标签:

杂谈


中国的编剧们又急了。在新一届百花奖即将举行的时候,媒体纷纷报道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著名编剧王兴东“跑轰百花奖”的消息,称由其撰写的《百花奖没有理由排斥对编剧的奖励》一文猛烈谴责百花奖不设编剧奖项是对编剧的蔑视,“我们不能忍耐下去”。

我为什么说又呢?

因为这几年影视圈发展得很火热,电影票房总量增长很快,热门电视剧的售价也在不断推高,影视剧迅速成为了资本追捧的领域,越来越多的资金逐利而入,推动着影片投资不断扩大、演员导演片酬不断增加、宣传费用不断膨胀,可是,到了苦哈哈的编剧这里,迅速成长却只是维权经验。

早在两年多之前,王兴东先生就在中国编剧论坛上与《满城尽带黄金甲》编剧卞智洪、《奋斗》编剧石康、《暗算》编剧麦家等92位国内热门剧编剧共同签署了“编剧维权声明”,维护中国编剧的基本权益。92名热门编剧联手,也一时闹得风雨欲来,撩拨得媒体激动万分,可是,该声明的声明了,该谴责的谴责了,该抱怨的也抱怨了,但编剧们期盼的改善并没有发生,蛋糕仍然基本上都分给了导演和明星,编剧呢?像个小学生,哭闹了一通,又乖乖地回去做功课。

不过,编剧们虽然无权无势,但强项是小强般持久的坚韧耐力,这一次,瞄准百花奖,新的维权行动又来了。
据媒体的报道,这次《百花奖没有理由排斥对编剧的奖励》一文是王兴东先生撰写。不过,在“独家首发”的中国编剧交流网上,该文的作者署名是汪海林、费明和刘毅三位编剧。不管怎样,编剧们对百花奖忽视剧本创作的不满是一样的,王兴东先生年初就曾向政协提案,要求百花奖设立最佳编剧奖项,结果是,未果。

不过,这次维权的特点很鲜明——不客气,与以往文人气十足的声明不同,如今的这篇跑轰文章有了火药味,“打着为繁荣创作而评奖的名义,却把承担首创的编剧一脚踢除,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大有卸磨杀驴之意,彻底地背离了科学发展观,伤害了拥有首创权利的编剧们,侵害了编剧应该获得的荣誉权!……”

不用想也知道,这次维权的结果将仍是——未果,下一次呢?不知道,编剧们大概不会联合罢写,因为编剧们没有行业工会来约束和支持,如果知名编剧罢写,还有不知名编剧接着写,就算不知名的也罢写了,那还有源源不断为生计拼搏的枪手们,自打扫盲之后,写字就不再算是一技之长,编剧们缺乏基本的博弈筹码,总急也没有用。

如果将编剧维权放在整个影视工业发展中去看,那情况就更不幸了。中国暂时还没有成熟专业的影视工业体制,在整个影视产品生产流程里,分工不够专业明确、权利缺乏法律保障、项目的监督审计也很薄弱,完成一个影视项目就像作坊开工,一切导演说了算,大家围着明星转,而编剧呢?如果不是编剧恰好也是导演的话,那么这个人在剧组开机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而他留下的剧本在帮助制片人拉来投资之后,则是导演们展现二度创作能力的草稿,将来影片成功了,编剧可以不算是剧组成员,如果失败了,编剧还有背黑锅的剩余价值。

有人也许会问,这种状况相当于把赌注都压在导演和明星身上,那么如何规避风险呢?在好莱坞,制片公司和大家担心的问题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让投资最大程度上效益最大化,由此发展出了完善的电影工业体制,从项目策划开始,就在避免未来出现意外,因此剧本的创意制作被尤其重视,一个完善的剧本无疑是避免风险的最好保证,剧组只需按照剧本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完就行了,导演当然也可以更改剧本,但要得到制片公司的核准。而中国的影视工业体制还远远没有完善,如果你富到可以投资影片,那么你多半只能指望导演的能力和人品。

所以,现在来看,编剧们源源不断且希望渺茫的维权行为确实是可歌可泣的,他们遇到的不是一个卸磨杀驴的百花奖评委会,而是现阶段不成熟、不专业、不靠谱的体制,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很重要,实际上却总是重要不起来,结果是有气、无力,这就是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