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吧、哭吧、没有用

(2010-09-08 21:08:55)
标签:

杂谈

郭德纲哭了。
在某档电视节目里,说起何云伟和其他人离开德云社,郭德纲眼眶含着热泪,“从小亮子(指徐德亮),到王文林先生、小伟、李菁,他们的离开,我老怕是因为我的不对,导致人家的不平衡”。
台下的“钢丝”们也很动情,台上台下一同抽泣,场面仿佛穿越到了朱军的《艺术人生》。
这时候的郭德纲,容易让人产生恍惚的感觉,尤其是他在说“慈不掌兵,善不理财。我可能确实是心慈面软……”的时候,那篇博文《有药也不给你吃》就会在脑海里飘过来,那个写“偷拍不挨打,此事古难全”的郭德纲一点也让读者看不出“心慈面软”。
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很多面的,除了主人格,还有很多子人格,遇到不同的事情,这些复杂的人格就挣扎着发生作用,诱导人产生某种行为。
作为一个艺人,特别是演员,拥有多重子人格是个好事,投入到不同剧情中,可以调动出自己的不同子人格,因而表演非常自然。有人说,演员永远都是在扮演自己,也是类似的道理。
从徒弟打记者到泪洒演播厅,郭德纲经历的这段日子确实过得印象深刻,其子人格也调动得十分充分,如果有心理医师给他做人格意向分解的话,可能会感觉很兴奋,从市井江湖里摸爬滚打出来的郭德纲,其内心也必定是大大异于常人的。
为徒弟出头的时候,郭德纲扮演的是个斗士,同时兼着保护领地的头领角色,不但不屌电视台,而且还能嬉笑怒骂媒体记者,这种反应在专业的公关人士看来,简直是在同危机公关的原则背道而驰。而到了近日的演播厅里,郭德纲又化身为慈祥的母亲和遭弃的怨妇,深情地对着镜头呼唤着:“不管是徐德亮、王文林先生、小伟还是李菁,我希望他们鹏程万里,但是有一天真落魄了,回来找我,我还等着你们!”眼神中透出费翔一般的温柔。
这些表现,说明郭德纲仍旧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固有的价值观里,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都只是外界对他不够好,而他则是被伤害的、被辜负的、委屈的,至今没有发现自己出现过什么过错,如果有错的话,也只怪自己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明。
因此,看到郭德纲流泪,我并没有任何一个细胞被打动,反而有些遗憾。
按照常理来说,短时间经历这么多波折,郭德纲应该有更多感悟,对世事,也对他自己。善于自我成长的人必然善于反思,能够及时看到哪些是外界的问题,哪些是自己的缺失,难道敢打记者就能成民族英雄,难道身边不断有人出走只是由于碰巧遇到不义之人特别多?
“我老希望能够用人情去感化所有人,但是我现在承认,人情不是万能的。”整个“苦情告白”中,这是郭德纲说得最有价值的一句话,这句话可以让人看到问题所在,对于一个已成规模的德云社,郭德纲却依靠“人情去感化所有人”。人情虽然是个挺可贵的东西,但它的短处是往往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反倒会掩盖问题、阻碍问题的解决。
已经成名的何云伟们希望有制度可以保证德云社良性发展,可遇到的却是人情压制、家长管理,时间长了,难免有窒息的感觉。
就像我们很多家族企业,创业时期的家长管理很有效率且富于人情味,但一旦步入正轨,就不得不面对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问题,其中最难的一点就是家长制让位、家族成员放弃部分权力,这对于草根出身、艰难奋斗成功的人来说确实很痛苦,但不主动接受这种“阵痛”,拒绝让科学的制度来取代家长权力,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来自内部的离心力,到时候,即使泪流成河也无济于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