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乞力马扎罗的雪(1)非洲之巅

标签:
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非洲最高峰登山威士忌线 |
分类: 行走非洲 |
在我以往的徒步经历中,冈仁波齐转山时上到了此前的个人最高纪录-卓玛拉山口海拔5641米;珠峰南坡徒步,上到了最高Kala Patthar 海拔5550米。此外到过珠峰北坡大本营5200米,南坡大本营5364米。5000米级别的海拔,对我来说已经不算稀奇,心里想着能不能上得更高一些。
在登山领域,自从珠穆朗玛峰和乔戈里峰被征服之后,后来者都想方设法创造新的纪录,比如征服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大满贯等等。还有一个有名的极限运动大满贯,就是7+2,即登上七大洲的最高峰和到达南北极点。
看看这七大洲最高峰吧:
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作为世界最高峰,地球第三极,已经被广为人知,是无数登山者的梦想。
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2米。位于阿根廷境内,靠近智利边境。它不仅是南美洲最高峰,同时还号称西半球最高峰,南半球最高峰,或者亚洲之外的世界最高峰。这座山攀登难度不算大,主要障碍一是当地常见的大风天气,二是将近七千米的高海拔。但是这座山是可以不带氧气瓶攀登的,也是徒步者可以尝试的。
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峰,(2015年8月30日,为尊重当地土著文化,更名为德纳里峰 Denali)海拔6193米。位于阿拉斯加中南部。登山难度稍大,主要在于地处偏远,纬度甚高,气温低而且氧气更加稀薄。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最高点乌呼鲁峰,海拔5895米。位于坦桑尼亚北部,靠近肯尼亚边境。
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高加索,靠近格鲁吉亚边境。长期以来,欧洲最高峰被认为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但是近代以来确认,高加索山脉的主峰厄尔布鲁士距离欧亚分界线尚有20多公里,完全位于欧洲界内,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欧洲最高峰。
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海拔4892米。抵达南极洲本身就不容易,能登上文森峰就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海拔4884米。位于印尼的巴布亚省,新几内亚岛的最高点。大洋洲最高峰曾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大陆的最高峰科西阿斯科山,海拔2230米,听起来非常矮。不过近代以来地质学家确认,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澳洲大陆通过大陆架相连,同属大洋洲,查亚峰才是大洋洲真正的最高峰。在一个岛上有这么高的山也是非常难得。这座山相比之下不算高,但是攀登难度较大,一是由于政治原因和种族冲突,加上当地被铜矿公司控制,几乎不对外开放(近几年似乎开始开放了);其次有很难翻越的峭壁。
这七座山,论难度乞力马扎罗是最容易的,论风景乞力马扎罗也是极有观赏价值的。不管是爬山,还是旅游,那里都是极好的目的地。7+2的目标估计我做不到,不过乞力马扎罗可以作为一个最佳的尝试,同时把我爬山的最高纪录也可以改写一下。
==
乞力马扎罗全部位于坦桑尼亚境内。看地图可以发现,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国境线原本是一条直线,但是在乞力马扎罗这里弯了一下,将它整个留在了坦桑尼亚境内。有说法说,坦桑尼亚原本是德国殖民地,而肯尼亚是英国殖民地。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将乞力马扎罗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德国威廉国王。不过也有说法指出,这只是谣传,原本没有这么一回事。
乞力马扎罗的名字Kilimanjaro来源于斯瓦西里语,有很多种解释。一般认为是Kilima和Njaro两个词的组合。通常认为意思是Mountain of Greatness“雄伟的山”,或者是Shining Mountain“闪闪发亮的山”。
乞力马扎罗位于赤道附近,南纬3度左右,距离赤道约300公里。以前人类很难想象在赤道地区竟然有一座积雪的山峰。最早在公元2世纪,托勒密就曾经记载了赤道附近的雪山,但是欧洲人难以相信。1519年一位西班牙旅行者在书里记载了他在蒙巴萨港口听到的说法,说从那里往西有一座极高的雪山。一直到1840年代,欧洲的殖民者才到访并证实了赤道雪山的存在。
1889年10月6日,德国的地质学教授Hans Meyer,在奥地利登山家Ludwig Purtscheller的陪伴下首次登顶成功。而稍低一些的马文济峰,到1912年7月29日,德国登山者Edward Oehler和Fritz Klute才首次登顶。
1926年有传教士在峰顶的冰川带发现了一只冻僵风干的豹子尸体,没人能够理解这只豹子为什么要上到这个没有猎物的地方。传教士把豹子的耳朵带了回来,这只豹子尸体一度成为山上的一处著名景观,不过后来有人把尸体带走,据说是收藏了。海明威也受此启发,写出了那本著名的《乞力马扎罗的雪》。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题记里,海明威写道:“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高山,山巅终年积雪,其西高峰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之庙殿的意思。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去干什么,没有人做出过解释。”














==
东非大裂谷周边遍布了众多的火山口,乞力马扎罗不过是其中最大最高的一座。乞力马扎罗山实际由三座火山口组成:Shira希拉(3962米),Mawenzi马文济(5150米),Kibo基博(5895米)。希拉火山口已经塌缩,如今只是一处高地,几乎看不出火山口的样子。基博是主峰,而马文济位于一侧,形成一高一矮的马鞍状。
希拉火山口的年龄可以上推到250万年前,而马文济和基博都是一百万年前喷发的。马文济早已不活跃,而基博火山口的最后活跃时间可以推算至15-20万年前。据说至今还有一些硫磺气体的释放。
基博火山口基本是个标准的圆锥状。它的最高点位于火山锥内部,在山下实际看不到。当初被Hans Meyer命名为Kaiser-Wilhelm Peak。坦桑尼亚在1964年独立后,将最高点改名为Uhuru Peak,在斯瓦西里语里是“自由峰”的意思。
乞力马扎罗位于赤道热带地区,从山下到山上形成了丰富的差异极大的植被环境带。
l
l
l
l
l
山顶原本被积雪和冰川所覆盖。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冰川不断退化。有说法说,到2020年乞力马扎罗山顶的冰川将全部融化,那时将再也见不到乞力马扎罗的雪了。我在2016年登山,据我所见和猜测,山顶的冰川应该还不至于在4年间就全部消失。不过要去还是趁早啊,去晚了就真的看不到什么了。
==



乞力马扎罗的登山活动已经非常成熟,每年都有上千名游客成功登顶。从7岁的儿童,到86岁的老人都有成功登顶的记录。虽然说不上很难,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危险性。
当我们踏上返程的时候,我随意在网上浏览,发现就在我们登山的同时(2016.7.18),一位南非拉力赛的冠军,就死在了乞力马扎罗山上。据报道,他是参加一项纪念曼德拉的活动,意图在曼德拉纪念日登顶。但是由于感冒,也许导致高山症发作,因为呼吸衰竭而过世。
大约两个月后,在媒体报道中又得知一位中国游客在登山时因高山症而去世。巧合的是,他是我们一位队友的朋友的朋友,以前曾经见过面的。不过三十来岁,年纪轻轻,马拉松运动的爱好者,正是身体健壮的时候,就这样在乞力马扎罗山上完成最后一次探险。
乞力马扎罗的登山路线主要有6条。
Marangu线,是最为普及一条线路,别名叫“可口可乐线”。据说是因为一路都可以喝上可口可乐而得名。这条线最为容易,沿途有木屋可以住宿,是唯一一条不需要住帐篷的路线。坡度也相对缓和。不过这样一来就显得乏味,不够刺激。
Machame线,相对于“可口可乐线”而得了外号叫“威士忌线”。因为这条线难度相对较大,而且据说是风景最好的一条线。相比之下,像喝威士忌一样非常刺激,过瘾。也是很多登山客最热衷的一条线路。
其它4条线路相对就比较小众了:
Rongai线,是唯一一条从北坡登山的路线,比较陡峭,难度较大。在最后一天的末段,会与Marangu线重合。
Lemosho线,起点相对偏远,线路也比较长。好处是最初两天有比较大的机会能够遇到野生动物,甚至需要有带枪的警卫护送。不过大约第三天之后,就与Machame线重合了。
Shira线与Lemosho线类似,走的人也不太多。大约在第二天就与Lemosho线重合,之后与Machame线重合。
Umbwe线,这条线比较短,直通Uhuru Peak,比较陡峭,难度也大。沿途有洞穴可供宿营。很多人会在第二天抵达Barranco营地之后,改与Machame线重合。
绝大多数的登山客都会从Gillman Point或者Stella Point登上Kibo山的锥体,极少数专业登山者,或者把乞力马扎罗当做攀冰练习的登山者,会选择从Arrow Glacier冰川上直接攀爬上山。
对于我来说,见到“Machame线风景最好”这几个字就眼睛发亮,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条“威士忌线”。这也是我选择参加这个团队的原因。
这条线路有些人选择的攀登行程是六天。不过我们的团队特意采用了七天的行程,这样可以在冲顶之前的几天里充分积攒体力,适应高海拔,提高登顶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