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珠峰之南(37) 震后的巴德岗-2

(2016-11-20 22:32:51)
标签:

尼泊尔

加德满都

巴德岗

大地震

陶马迪广场

分类: 行走南亚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看看太阳雨一直在下,在神庙的屋檐下避雨很无聊,想起下一步要去的陶马迪(塔乌玛蒂)广场上的尼亚塔波拉神庙那么高,在那里避雨应该有更好的风景可看。于是趁着雨稍微小了一点,顶着雨,穿过街道,跑了几百米,一直冲到尼亚塔波拉神庙的屋檐下。好在这些路去年都走过,可以说是熟门熟路。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陶马迪广场上看上去和去年差不多,所有古迹都还完好,但是对比之下,会发现广场周围的民房最上面一层有很多都坍塌了。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尼亚塔波拉神庙的檐柱。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在神庙高高的台阶上转了一圈,又有了新发现。广场上一座古老的三层建筑如今是尼亚塔波拉咖啡厅。去年来的时候,觉得在那里坐一坐一定会很惬意,但是一是时间不足,二是看见咖啡厅里几乎坐满了游客,没有空座位,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今天看过去,发现这咖啡厅几乎是空的,实在出乎意料。巴德岗是加德满都谷地极为热门的旅游地,平时游客熙熙攘攘,如今竟能如此冷清,地震对旅游业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可是这又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小愿望,趁着避雨,正好去那里坐一会。于是冲下神庙的台阶,穿过广场,跑到咖啡厅。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在广场上回头给尼亚塔波拉神庙照了几张。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听说巴德岗的酸奶非常有名,在咖啡厅里叫了一杯Fruit Lassi。实际就是香蕉和酸奶打成的奶昔。咖啡厅里人很少,于是我直上三层,占据了去年就看好的,拐角处正对着尼亚塔波拉神庙的阳台座位。去年我就觉得这个座位是最佳角度,今年竟能如愿以偿,让我心满意足。这里可以眺望尼亚塔波拉神庙,俯视整个广场。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酸奶喝了一多半,太阳雨停了,天空竟然出现了一道彩虹。坐在这么好的角度,看到这样的风景,觉得真是幸运。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喝完了酸奶,雨也彻底停了。离开咖啡厅,走上广场继续逛。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街头的小贩在雨后重新摆起了自己的摊位。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去年没敢走太远,错过了陶器广场,今年要弥补一下。现在已经熟门熟路,从陶马迪广场径自摸过去。这个小广场以聚集了众多的陶器手工业作坊而闻名。天气好的时候,广场上会晾满了做好的泥坯。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广场边上有摊位出售一些陶器工艺品。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看见有导游领着四五个老外在参观。我也跟在后面,看了几处广场边上正在烧制陶器的火坑。感觉这工艺有些太原始了。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在陶器广场周边的街道上闲转,街头充满了庆祝德赛节的节日气氛。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偶尔也能见到小巷里完全倒塌的建筑废墟。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在这里第二次遇到那两位汉语说得不错的兄弟二人。他们说正要回家去,一路上又和我神聊了一会才各走各路。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我转够了,寻路往木雕广场走。首先要原路返回,通过陶马迪广场。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又回到杜巴广场。在刚才避雨的帕斯帕提纳神庙屋檐下,一群妇女正在吃雪糕。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雨后的夕阳下,马拉国王的坐像被映得金光闪闪。三个杜巴广场分别都有各自城邦的马拉国王雕像(不是同一位国王)坐在立柱上,现在只有巴德岗的国王像还在,加德满都和帕坦的都已经在这次的地震中倒掉了。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熟门熟路来到了俗称木雕广场的塔丘帕街旧城广场。这里古迹完好,甚至比我去年见到的还多了一样。近处的立柱我去年见到时是一根光棍,当时导游Om说这立柱上原本有只狮子,不知为何消失了,也许是捕食去了。今年再来,发现这只狮子已经回来了。赶紧给它拍一张。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木雕广场上最出名的一样东西,是旁边巷子里的孔雀窗。这是极具尼泊尔特色的国宝级的工艺品。去年我没有意识到这东西的特别,后来在尼泊尔其它地方不断见到类似的装饰物,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又见到尼泊尔首相访华时赠送的工艺品也是木雕的孔雀窗,才后悔应该买一件工艺品带回来。这次再来,发现这巷子已经变成了这副模样。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不过几扇孔雀窗都还完好。最吸引人的那扇孔雀窗最岌岌可危,周围的墙壁已经坍塌了一大块,只是用木棍支撑勉强维持。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孔雀窗旁边的窗户上,去年就立着一只大公鸡,我开玩笑说,那一扇是Peacock window,而这一扇是Cock window。今年立在这里的,不仅只有大公鸡,还多了两只母鸡。我想这屋主人是故意把鸡养在这里的。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去年和今年的变化。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标记,还没有被废墟掩盖。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原本想在孔雀窗下的小店买一件工艺品的,觉得这样才够正宗,回忆起来才比较应景。可是这小店已经不复存在,只好回到木雕广场。在去年儿子停留并买过玩具的这家工艺品店挑了一件孔雀窗工艺品,合下来将近一千多元人民币。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提着包装好的孔雀窗往杜巴广场走,想找个好打车的地方叫车回家。路上巷子里发现人越来越多,而且基本都是本地人。结果迎面第三次碰到了那对说汉语的兄弟,他们见我已经买好了东西,大呼遗憾,说如果跟着他们,一定会更便宜更好。他们说他们和街上的人流都是去神庙看德赛节的祭祀仪式的,问我要不要一起。我的确心动了,可是想了一下,手里提着东西,挤来挤去照相都不方便,很多印度庙又压根不让外人进,而且本来油荒,打车就不容易,天太晚我怕就回不去加德满都了。于是还是婉拒了。他们俩又陪我往回走,说他们可以帮我找辆车回去。我想遇到他们三次,算是有缘,也就由他们吧。

在五十五窗宫旁边的小广场等了一会,他们的朋友开了一辆面包车来接我,我才和他们分手告别。司机一路和我聊天,一直把我送到泰美尔的路口。付钱时司机却说找不开钱,我也没有零钱,只好付了2000卢比(130元左右),感觉还是被小小的宰了一刀,不过考虑到油荒的现状,也只好认了。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回到旅馆,放下东西,已经七点多。出去吃晚饭。早就想好了,在完成徒步回到加德满都的第一晚,一定要去吃著名的珠峰牛排来庆祝一下。

这家Everest Steak House餐厅在泰美尔靠北边的地方,里面坐的几乎都是西方游客。我叫了一份牛排,一份西红柿沙拉,一瓶珠峰啤酒。牛排的个头真不小,而且不是扁平的,是两大块带尖的。老实说,看这牛排的形状,确实让我想起珠峰峰顶的形状。总的来说味道还不错,但还没有到惊艳的程度。

徒步这一路,为了避免诱发高反,我对所有的酒精敬而远之。现在完成了徒步,回到加德满都,一个人喝了一瓶珠峰啤酒,小小地庆祝一下。可是喝完了,头一直晕。我不知道是不是这啤酒的度数太大了。从餐厅回旅馆的路上就很晕,而且第二天也没好,一直晕了三四天,一直晕到我回家。我猜想,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与高反对应的“醉氧”?总之从高海拔地区下来之后,还是应该更小心一些为好。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行走珠峰之南(37) <wbr>震后的巴德岗-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