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珠峰之南(23)D7 EBC!

(2016-10-09 15:13:12)
标签:

尼泊尔

珠穆朗玛峰

南坡大本营

ebc徒步

昆布冰川

分类: 行走南亚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第七天,按照计划是前往此次徒步的象征性最终目的地-EBC(珠峰南坡大本营)。

 

南坡大本营有老大本营和新大本营的说法,两个地方都位于昆布冰川上,直线距离1.5公里左右,海拔都是5364。老大本营是当年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盖首次登顶珠峰时出发的地方,因为地势狭小,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登山队伍,后来又开辟了更加靠前的新大本营。不过赶上登顶的黄金季节,登山队伍的帐篷会绵延一两公里,从老大本营到新大本营都布满了帐篷。对于EBC徒步者来说,所谓的EBC终点指的都是老大本营。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一早收拾好行李,下楼到餐厅门口,却看见Mingma精神抖擞地在那里招呼我吃早餐。他说睡了一觉就全好了,完全没有病态了。这让我一晚上的担心都消失了,我的行程可以正常继续。

 

行李放在客栈,可以像昨天一样轻装出发。早上八点出门,所有的云雾已经在晚上消散,天气晴朗,天空湛蓝如洗。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这回绕过操场,顺着昆布冰川向上行进。在村外,见到有客栈的人在挺浅的结了一层薄冰的冰川积水处取水,看上去水质混浊。Mingma说这里的水不太安全。

 

一路都是冰川地貌,散乱松动的石块。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回望,能见到从Gorak Shep来的路径。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前方是昆布冰川的拐弯处。攀登珠峰的人需要从那里往右,顺着昆布冰川的冰瀑向上攀登。正前方是Kumbutse和珠峰的Lhola之间的一个小山坳,叫做NW Col,这一条山脊线就是尼泊尔和中国的国界。坐落于西藏的章子峰正好位于山坳后方。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在这里第一次迎面遇到了这对荷兰小情侣。他们出发的早,这时候已经到过EBC,往回走了。未来连续两天,一直到Gokyo,都和他们住在同一客栈,一直到攀登Gokyo Ri见过好多次。路上的登山客都带着各种户外帽子或者在尼泊尔买的当地特色帽子,可是这个女孩戴的却是一顶白色的毛线贝雷帽,相当有文艺气质,所以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珠峰终于露出个小头。山顶旗云飘扬,看起来峰顶的风不小。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前方远远的,能望见有几顶帐篷。那个位置,大概就是所谓的新大本营所在。可是我不太理解,能扎帐篷的地方那么多,为什么选择在那里?那地方明显就处于一个大的滑坡带下方,头顶就悬着几块巨石,看上去颇为惊险。当然,也许是我的视觉误差。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现在珠峰露出来得多了一点,等珠峰的山尖再次被挡上,EBC大概就到了。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沿着昆布冰川侧碛垄的坡顶继续向前。一路上,不时能听到轰隆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可天上一丝云都没有。我知道这是附近哪里又发生雪崩了,只是看不到。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左侧的Pumori峰。地震时的雪崩就发生在这里。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右侧的努子峰。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几张全景照片,从左往右依次是:Pumori峰,Lingtren峰,Kumbutse峰,NW Col缺口处露出来的章子峰,Lhola,珠穆朗玛峰,努子峰。请依次对号入座吧。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再往前走,已经能看见右侧倾泻下来的昆布冰川的冰瀑(Icefall)。从大本营前往登山一号营地,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冰瀑上众多的冰缝。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就在这里,从侧碛垄上下来,开始登上冰川。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Mingma指给我看前方远处几个人影,和小小的经幡。那里就是我们要去的EBC了。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这巨石是被下方的冰块拱起来的,随着冰块融化和冰川流动,终有一天会倒下。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努子峰下方的冰塔林。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终于,我们也站在这EBC了。

在这里是看不到珠峰的,珠峰山尖又一次被挡上了。不过四周环绕的雪峰足够壮观。

这里完全位于冰川之上,地形不稳,所以只有临时性的标志,而没有永久性的象征。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作为EBC标识的只是一块简单的塑料布,可能是哪一只徒步队伍带过来的,只是被石块压在那里。我看上面的留言最早的大约在一年前,2014年十月左右,应该是地震之前就在这里了。有几个中文留言,是刚在几天之前写的。我也在上面签了名字。也许随着冰川流动,这块塑料布终将被埋在冰川底部,也可能随着冰川漂往下游。

石堆上,还摆了一些个人的纪念物,比如一面小旗,一簇小花,一块专门带来的纪念牌等等。有一些是献给没能到达这里的亲朋的。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前方有几位夏尔巴背夫背着货物过来,看起来是前方登山队的帐篷准备下撤了。Mingma似乎和他们熟悉,聊了很久。在背夫们休息的时候,也把这些货物背起来尝试一番。在大本营有海绵床垫可以睡,可见真是“大本营”啊,可以休息得比较舒服。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在昆布冰川和努子峰前留念。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在这块标志前后,在登山旺季应该是遍地帐篷。在谷歌地图上看到了这张卫星照片,拍摄于2016514,在我到达这里的半年后,正是黄金登山季,图片上密密麻麻的帐篷绵延1.5公里。估计有上千人在这里,像一个小镇,比我途径的很多村庄都要大得多。大头针处即为我所到的标志处。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不过等我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里却空空荡荡。珠峰登山的黄金季是每年4-5月和9-10月。一般5月的人最多。在登顶之前,一般都要提前一个月来到这里做各种适应性训练。2015425日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应该正是大本营人多的时候。结果发生雪崩,大本营有人员伤亡,19人遇难,(4月28日尼泊尔登山协会公布19名死者名单,其中10名为尼泊尔夏尔巴人,5名外国登山者,有4人身份尚未确认。5名外国登山者中有2名美国人,1名中国人,1名澳大利亚人,1名日本人。)所有人员撤离,登山活动被禁止。当半年后我到达这里的时候,登山禁令刚刚解除。后来看媒体报道,这个10月只有一名日本人试图独自登顶,但是以失败告终。所以可以理解,整整一年无法登山之后,等到了20165月,登山队伍就会挤满这里了。

 http://www.dili360.com/article/p5540a7901b79656.htm

雪崩示意图: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在大本营标志这里流连了很久。很长时间里只有我和Mingma两个人。后来一位新西兰父亲带着他的一儿一女也来到这里。这位父亲一看就是个强悍的户外常客,女儿十五六岁,儿子十三四岁,看起来也很健壮。儿子不太说话,女儿满脸雀斑,带着鼻环,看起来很叛逆,但是见人点头微笑,那份微笑很羞涩纯真。他们的父亲在这里指给他们看,哪里哪里曾经都是帐篷,似乎以前来过这里。这一家三口后来在Gokyo Ri爬山的时候又遇到过一次。

 

我和Mingma开始往回走。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回头看,那新西兰的一家三口还在大本营标志那里徘徊。这个角度看上去,大本营在冰川衬托下很壮观。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光线不同了,风光也不同。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昆布冰川侧碛垄坡顶的小路。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快回到Gorak Shep的时候,才注意到路边石头上有灵塔和纪念铭牌。

 行走珠峰之南(23)D7 <wbr>EB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