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双城记(17) 冬宫广场

标签:
圣彼得堡冬宫广场爱尔米塔什海军部亚历山大花园 |
分类: 行走俄罗斯 |
爱尔米塔什博物馆每个月有一天免费日,是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四。今天正好是8月的第一个星期四,既然赶上了,就准备今天去参观冬宫的爱尔米塔什博物馆。
我住的地方离冬宫不过二三百米,博物馆正常应该10点半才开门。早上也不着急,吃过早餐才慢慢往那边逛。路上经过这条短短的冬宫运河。这条小运河把Moika河同涅瓦河联通。河两边都是原来冬宫的组成部分,通过跨越河面的走廊连接。现在河左侧是爱尔米塔什博物馆,右侧则是爱尔米塔什剧院。剧院不是很大,但是同样有芭蕾舞演出。
前方就是博物馆的一部分-“新爱尔米塔什”的门廊。这个门廊给我印象很深,每次走到这里都会围着转上几圈。因为这座门廊里有十座巨大的阿特拉斯雕像。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泰坦族大力士,被罚去天边,负责托起整个天空。后来的地图册上经常用他们的形象作为四周的装饰,于是阿特拉斯成为地图的专有名词。
这十座阿特拉斯雕像都用光滑的大理石雕成,高大逼真。从下往上仰拍一直是我喜欢的视角,20多年前就拍过这个角度。

门廊对面的建筑上铭文显示,这应该是19世纪末修建的沙俄时期国务会议的档案馆。
阿特拉斯底座上标记说明,这些雕像是1849年著名雕塑家杰列别尼奥夫(Теребенёв)的作品。





再往前走就是冬宫广场。广场中央是亚历山大柱,这是为了纪念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而树立起来的,整根石柱没有采用任何固定措施,完全是依靠本身自重而树立在那里。与冬宫相对的则是当年的总参谋部。
走到冬宫门前,却吓傻了眼。门前排队的人龙弯弯曲曲,竟然绕过了整个广场。后来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应该足有500米长。我以前在苏联对各种排队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这么长的人龙确实惊世骇俗,相当少见。
我正在门前观望,忽然开了另一道门,一条人龙毁成了两条人龙。我站的位置不错,迅速在新的人龙里面占据了比较靠前的位置,距离大门有大约20多米。虽然形成了两条队伍,但是长度似乎不见减少,两条人龙全都穿过了整个广场。

冬宫的大门。
排队时无聊,我四处去探视,原来进了冬宫大门还不算,在冬宫院子里还有100多米长的队伍,估摸了一下,我离真正的入口还有约150米的距离。
虽然在整条队伍里,算是比较靠前的,但是队伍前进速度太慢了。过了博物馆开门时间也不见往前走。我估计按这速度,需要排队1-2个小时,中午12点也未必进得去。我对博物馆的规模是了解的,估计逛上一整天也就是走马观花,这在排队就要耽误两个小时,实在难以忍受。就是因为今天是免费日,所以参观人数太多了。即使进去了,这么多人挤来挤去,感受也不会好。权衡了半天,决定调整行程,放弃今天免费日的优惠,明天来重新排队。反正我们住的也近,希望明天花钱购票,博物馆里的人流会少一些。
离开这比较有利的靠前位置,还是有些可惜。不过看看这排队的两条长龙,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俄罗斯人排队的习惯真是好,不争不抢,也不加塞,安静耐心慢慢等。



离开冬宫广场,往海军部方向过去。
回望冬宫。宫殿屋顶站的一排雕像,一直是我很好奇的东西。不知怎么,让我想起故宫屋顶的檐兽。

在这市中心核心地段,一个姑娘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悠然跑过,不知什么来历。
海军部大楼前,是亚历山大花园。有很茂密的树林,林荫道四周点缀着雕像。

海军部中央的尖顶前,有个圆形喷泉。喷泉周围有几座胸像。我原以为都是一些海军将军之类,细看却都不是。


这是沙俄时期的首相兼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与俾斯麦同时代,号称“俄罗斯的俾斯麦”。
这是文学家剧作家果戈理。
音乐家格林卡。
文学家,诗人莱蒙托夫。他是普希金的继承人,他的作品我也很喜欢,当年上俄罗斯文学课读他的作品最多。
市中心地区,有这样繁茂的树林,也是难得。
树林中的一座雕像,长得很像斯大林,原来却是普尔日瓦尔斯基(Пржевальский)。他是探索中亚的著名地理学家,探险家。雕像下面的骆驼已经说明了他的功绩所在。
亚历山大花园的林荫路和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