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尼泊尔(17) 蓝毗尼.圣苑

(2015-06-14 20:34:44)
标签:

尼泊尔

蓝毗尼

释迦牟尼

圣苑

摩耶夫人祠

分类: 行走南亚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离开加德满都谷地和高海拔的纳加阔特之后,清凉的秋季天气已经远去。在奇特旺已经属于南亚平原的热带气候,天气很热,只恨夏装带的太少。到了蓝毗尼,天气同样炎热,阳光晒得很。我们吃完午饭,小梁说蓝毗尼很快就可以看完,不需要太多时间,要我们在酒店休息一下,躲避一下正午的阳光和高温,下午两点以后再出去玩。

 

实际上,可能一般的中国游客在这里只看几个景点就满意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蓝毗尼吸引我的地方太多,事后让我不禁后悔没有早些出来,以至于很多地方来不及看。

 

出门来到蓝毗尼园的正门,从这里进去参观。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进门的道路是一条横着通往圣苑的路。路两侧都是茂密的灌木,看上去很少有人修剪。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路边的石碑上刻着”Pancha Sila”,这是梵文的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园子里有几处大片的池塘,里面开着莲花。只是看上去没有园丁打理。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路边闲坐的穿袈裟的和尚们。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路尽头有一处“旧扎西然登寺”,用汉字标着穿过这座寺庙就可以到达佛祖出生地。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处藏传佛教寺庙。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寺庙不大,纯藏式建筑。和尼泊尔所有的寺庙一样,进门需要脱鞋,殿内不许照相。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穿过这座寺院的院子,出去就是位于蓝毗尼园一端的圣苑-Sacred Garden,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这里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去别的地方,进寺庙都要脱鞋。在这里,进这个花园就要脱鞋,也就是要赤脚走过整个花园。在院门外有存鞋处,几个尼泊尔小伙子在收费,只要两三个卢比,很便宜。进门也需要经过专门的安检。门上写着“The Birthplace of Lord Sakyamuni Buddha”.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尼泊尔(北天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父亲是释迦族的净饭王。母亲是净饭王的王后Maya Devi,玛雅黛维王后,也译作摩耶夫人。关于佛祖的出生年份,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一个是南齐僧人根据“众圣点记“推断,佛祖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另一个是1950年世界佛教徒大会决议所定,佛祖出生于公元前623年。据说在一个月圆之夜,摩耶夫人来到这里,手扶裟罗双树(菩提树),毫无痛苦地生下了佛祖。有经书上说,佛祖是在右肋下出生的。

 

圣苑里这处白色的建筑,就是在佛祖出生地之上盖起来的摩耶夫人祠,用来保护遗址。以前这座建筑是红色的,现在被漆成了白色。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游客都要先进这里朝拜,里面不准照相。进去里面显得有些空荡荡,沿墙四周一圈木地板,中间露出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古代建筑的地基遗址。据说当初19世纪末考古发现这里后,这里一度只建有一座砖亭,近代才修了这座建筑用以保护。从墙壁一端,有木地板通往中央,建筑中央的空地上,立着一尊浮雕残块,上面依稀能看出摩耶夫人扶着菩提树,佛祖由此诞生的形象。这雕像也是古物,据说是14世纪的尼泊尔国王遗留下来的,浮雕几不可辨,只剩下大概的轮廓。雕像下方有一处标记为佛祖出生地。走过的游客很多都在这里投钱,然后用额头触碰雕像祈祷。我们也依样学来。雕像上被信徒涂了金粉,我们的额头上也沾了一些,出去后在阳光下,额头都金光闪闪。

 

从摩耶夫人祠出来,空地上有一片古代建筑的遗迹。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这一处方形的水池,传说是摩耶夫人生产前沐浴,以及佛祖出生后洗浴的地方。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池边这一株很粗很茂盛的菩提(裟罗双树),按理说就应该是摩耶夫人扶着生下佛祖的那一棵。但是看这树,不太像是有2000多年的历史。不过这并不妨碍诸多信徒对着这棵树顶礼膜拜。树旁有僧人提供香火,并不标价,需要就取,给多少随意,就当布施了。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在树边待了一会,逐渐有穿袈裟的和尚聚拢过来,围着菩提树坐成圆形。对着这棵树诵起经来。很多虔诚的游客也夹杂其中。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这位和尚,须发皆长,与一般的和尚不太一样,看起来更像是印度教的苦行僧。独自一人坐在稍远的地方。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有当地的游客围过来,听和尚讲经。我们语言不通,只能看着。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妻子孩子坐过去,和尚纷纷用经书抵在额头颂祷祈福,布施随意。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还有一位和尚在儿子的手腕上缠了棉线,作为一种祝福。这棉线很结实,快半年了,至今还在儿子的手腕上带着。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这些和尚在树下诵经良久,直到我们离开,他们还在那里。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菩提树上的菩提子。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经过了摩耶夫人祠旁边的著名的阿育王石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阿育王一生征战,后来信仰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公元前250年,阿育王拜访此地,留下一根纪念自己的石柱,标明为了纪念佛祖诞生地,特许给蓝毗尼减免赋税。后来佛教式微,蓝毗尼成为一片荒地。直到1896年考古学家发现了这根阿育王柱,才确认了此处确实为佛祖诞生之地。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行走尼泊尔(17) <wbr>蓝毗尼.圣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