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尼泊尔(16) 路上的德赛节

标签:
尼泊尔蓝毗尼德赛节奇特旺佛教 |
分类: 行走南亚 |
今天一早,我们开始小团体的蓝毗尼之行。
清晨的酒店和游泳池。墙外就是奇特旺的稻田。

蓝毗尼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尼泊尔一处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奇特旺的西南方向,位于靠近印度边界的地方。
当初选择行程的时候,我就坚持一定要选走蓝毗尼的路线,觉得这是带孩子游览尼泊尔,感受佛教发源地的必到之处。到了奇特旺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这个团不是都去蓝毗尼的。多数团友没有选择去,在国内选择要去的只有我们家,大连一对母女和成都来的几位团友。团里有几位原来不知道可以去蓝毗尼,到了尼泊尔之后听说可以去,也想增加去蓝毗尼的行程。但是因为奇特旺的酒店已经定好了,他们不能和我们一样在蓝毗尼住宿,只好今天一大早就出发去蓝毗尼,当晚再赶回奇特旺。
而我们一行今天吃过早餐,可以慢慢悠悠的出发,今天住在蓝毗尼,但是要明天起个大早赶回奇特旺,在奇特旺补上骑象之旅和丛林徒步。然后前往博卡拉。行程上会损失掉在奇特旺的一场当地民族歌舞表演。
奇特旺早晨,平静的稻田。
经过Rapti河上。这条河大概也算是尼泊尔的一条圣河。可以看到河边的佛像,还有人在河中沐浴。
原本我们的导游Om,旅行社老板小梁和他的助手拉珍,都陪我们同去蓝毗尼。留下的团友由当地酒店自己的导游安排行程。但是在半路接了电话,留下来的团友觉得在奇特旺没有中文导游陪,行程空虚,Om只好半道下车返回去进行安抚。
从奇特旺的索拉哈镇到蓝毗尼,需要穿过奇特旺的热带森林。这条公路的这一段,路两边都是原始森林,没有什么人家。

穿过森林之后,仍然是种满水稻的平原。
靠近蓝毗尼的时候,村镇越来越多,路边也越来越热闹。很多当地的尼泊尔人盛装站在路边,头上洒满了或红或绿的颜料,似乎正在等待某个仪式。我意识到,这一定是与德赛节相关的。



德赛节是尼泊尔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又称杜尔加祭典,每年9月--10月间的月圆之时尼泊尔各地举行,连续进行9天,因而又叫"九夜节",意为"女神的九夜"。这是为纪念杜尔加女神战胜玛希哈恶魔的节日。另外,因为这个时候正是秋谷登场的前夕,人们便在节日的同时庆贺着土地的肥沃与一年的丰收。今年的十一假期,正好完全与德赛节相重合。
前方路上,是蓝毗尼的大门。

虽然进入了蓝毗尼这个佛教圣地,但是当地人都在隆重的印度教德赛节的庆祝气氛之中。前方的道路被庆祝的人群所占据,警察和维护秩序的人小心的指点大巴从一侧通过。
女性大多围在远处观望。拖拉机上拉着巨大的音箱,用很大的声音放着印度音乐。拖拉机前一群男子在随着音乐跳舞。其中人群中很显眼的一位身穿女性纱丽的舞者,细看应该也是一位男子装扮的。





当地的尼泊尔人肤色极深,粗看甚至会以为到了非洲。这与在加德满都见到的廓尔喀人,夏尔巴人等北方部族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
几辆拖拉机上拉着巨大的彩像。这明显是杜尔加女神降魔的形象。
传说,长着九双手,具有十种化身的降魔女神杜尔加,身着大红袍,骑着雄狮,每双手各执不同兵器和法宝,以众天神为后盾,与玛希哈恶魔激战了九个昼夜,终于杀死了恶魔,拯救了天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的功勋,尼泊尔王国尊她为"神圣的保护者",而宰牲敬神成了人们最普遍而隆重的传统祭典。




靠近蓝毗尼的圣苑。为了保护佛教圣地,推崇世界和平,尼泊尔政府在蓝毗尼的圣苑附近保留了很大一片空地,提供给信仰佛教的世界各国修建佛寺。围墙之内,便是保留的佛教区域。只是尼泊尔确实很穷,里面看上去大多是荒草和树林,感觉疏于维护。

蓝毗尼是个很小的小镇。一些旅馆和饭店就排在佛教保护区围墙之外。在小梁的引导下,中午来到Sunflower traveller’s lodge,中文写做”行者之家”。小梁说这是台湾来的华人在这里开的饭店兼旅馆,是在这个地区并不多见的中餐厅。

小楼前面是餐厅,后面是旅馆。
餐厅的墙上挂着这样的文字。我原以为不远千里来到这偏远的佛教圣地经营旅馆的华人应该是个佛教信徒,没想到竟是个传播耶稣福音的,想想也是醉了。
中餐倒是很地道的,上来就被吃得一干二净。
吃完饭,在佛教保护区围墙外的路上,看见庆祝印度教德赛节的拖拉机经过。拖拉机上儿童的笑脸纯净无邪。



在保护区的大门前,两侧有很多小快餐摊,大多是印度式的炒饭炒面。看色香感觉还不错,只是看这卫生条件不太敢尝。
先去酒店放行李休息一下。在蓝毗尼住的,应该算是当地最好的星级酒店之一,叫做Maya Buddha Hotel,也是我们在加德满都住的KGH当地五星连锁酒店。


酒店大堂里的蓝毗尼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