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蒙古(16) 额尔德尼召-2

标签:
蒙古哈拉和林额尔德尼召世界文化遗产藏传佛教 |
分类: 行走东亚 |
在大院的另一侧,有一间拉比兰殿。是一座纯藏式建筑。这是现在的额尔德尼召喇嘛们,最主要的居住和修行之所。
逛完了这几间殿,大院里就没什么了。导游示意我们从另一侧的大门出去。
回望残留的这几处建筑。
从额尔德尼召这处大门出来,见到有虔诚的蒙古信徒手里捧着似乎是佛经或者哈达样的东西,在绕着围墙转经,在每一座白塔下面都要头抵墙壁,念经祈祷。这样的宗教信仰,深植在游牧民族的心中。即使经过几十年打压,一有机会就又会重燃。

给这处空无一物的草原来一张,这里就曾经是显赫一时的蒙古帝国首都。
沿着车印走出一段距离,可以回望整个额尔德尼召。

我们走出这么远的目的,就是要参观这“龟形石”。也就是中国常见的驮碑的赑屃,也叫做龟趺。这是哈拉和林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旧物。只是上面的石碑已经不见踪影,只有一只乌龟留在这里,被牧民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含义。据说要围着这龟趺转圈,摩擦不同的部位可以治不同的疾病,也可以对着乌龟的右耳祈祷。
看着游客围着龟趺转圈的场面,觉得有些好笑。又让我想起,在埃及的卡纳克神庙,一群游客围着圣甲虫屎壳郎的塑像转圈的样子。
在龟趺的一侧,有当地牧民在摆卖一些古董之类的旅游纪念品。

不远处,则是一处考古发掘现场。有零星几个工作人员还在这里考古。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这里也许就是哈拉和林万安宫的遗址。从谷歌地图上看,依稀能见到这里有64根柱础。

在考古现场的一侧,有一座看上去年头不久的小佛堂。
游客们终于往回走了,可以拍到一张清净的龟趺。
在围墙下,又见到一队转经的蒙古人。
重新穿过额尔德尼召的大院落。
在院子的正中心,应该是原来的措钦大殿的遗址。看照片,可以知道原来措钦大殿辉煌的样子。

院子里还摆着一些石碑和石像的残块。

从大门出去,回到大巴上。
趁着等团友集合的机会,去和大雕合了几张影。2000图照一个人,才合6元多人民币。
大巴又带我们去参观男根石。这是在额尔德尼召不算远的一处山坡上。据说这也是哈拉和林留下的文物。
男根石指向的山坡,被称为阴穴坡。我觉得有些牵强附会了。导游说,想祈求生孩子的人,到男根石拜一拜,到阴穴坡坐一会就可以了。我看到有资料上说,这男根石是可以帮助庙里的喇嘛压抑性欲的。
在男根石所在的山坡上,可以眺望远处的额尔德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