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蒙古(10) 初抵乌兰巴托

标签:
呼和浩特乌兰巴托蒙古航空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旅游 |
分类: 行走东亚 |
吃过午饭,直接从酒店赶赴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一路顺利,没有遇到堵车,到机场到得比较早,只好在候机厅里等待领队集合。
蒙古航空的柜台就夹杂在这一群小航空公司之中。
时间到,也等到了旅行社送机的领队。得知以下信息:我们这个团里坐飞机出发的一共有12位,另外有20多人早已经坐火车出发,会比我们早到乌兰巴托,我们将在那里和他们会和。这个30多人的大团,里面有双飞的,有双卧的,也有和我一样选择单飞单卧的。
和我们一起坐飞机的团友中,除了我们一家三口是汉族,其余全部是内蒙的蒙古族。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别人都没有语言障碍。后来得知,一起坐飞机的这些团友,大多是从西部的鄂尔多斯和阿拉善盟过来的。其中几位老人,看上去是从牧区或者农村来的,感觉汉语都不太利索,但是都有农村老人那种非常和善的眼神和微笑。
我们在蒙古航空的国际值机口办理登记手续。航班号是MO802,从呼和浩特直飞乌兰巴托。我曾经好奇想知道机票价格,结果在携程,去哪儿,非常准等各种软件中,都查不到这个航班,心里有点不托底。后来听领队说,我们的机票都是蒙古出票的。看来这个航班和中国民航的系统没有全面对接。
飞机从乌兰巴托飞过来就晚点了,我们只好在空空荡荡的国际候机区等待。和我们在同一航班上的,除了我们这些游客,还有一些探亲访友的,比较显眼的是一群中学生,各自携带着乐器盒子,看起来是过去做文化交流的。
坐摆渡车,离开呼和浩特机场。
这是我们乘坐的蒙古航空班机。事先我就在网上查过,知道我们要坐的是福克50,这是荷兰一家公司生产的50座小型螺旋桨客机。这种机型在80年代上市,不过这家飞机制造商已经在90年代倒闭。目前还有168架同型号飞机在运作,蒙古航空是其中一家用户。此外台湾还有三架,主要用于行政首长专机。既然马英九敢用做专机,那我就相信这机型还是足够安全的。
飞机上只有50个座位,空间不算大,也差不多快坐满了。8月是蒙古草原的黄金季节,这个时间往返于中蒙之间,应该是旺季吧,我猜。
飞机起飞,可以俯瞰正在建设中的呼和浩特高铁车站。呼市的高铁快要通车了。
飞机下,就是我们昨天去参观的呼和浩特博物院。
呼和浩特市区。
往北飞,内蒙大多地方显得比较荒凉。地面上密密麻麻很多风力发电的风车。
飞机较小,乘客不多,机上一共只有两位空乘。一位年纪较大的,一直躲在操作间提供后台支持。这位年轻漂亮的蒙古空姐则负责客舱服务。

蒙古航空的飞机餐。

在飞机上空乘发放了入境卡。坐我旁边的是同团的女孩,叫做苏*嘎,在鄂尔多斯经营酒店,这次是带着父母出来旅游,看上去很活泼能干。入境卡上要求在两栏分开填写姓和名。但是和她聊天我才知道,蒙古族只有名没有姓。一时不知道怎么填。我看过他们的护照,发现老版护照上,只在“名”一栏里有字,“姓”一栏里写“-”。在新版护照上,姓名合做一栏,这样比较简洁。不知道蒙古国的入境卡,为什么却要求姓名分开填写。
已经进入蒙古境内。蒙古全国不过296万人口,不过相当于沈阳市的一个区。飞机下面见到的,这已经算是不小的蒙古城市了。后来在谷歌地图上比较了一下,这座城市应该是宗莫德,是蒙古中央省的首府。虽然是省府,但人口不过一万多。离乌兰巴托40公里。古名昭莫多,是康熙与噶尔丹大战的古战场。
飞机降落在乌兰巴托的成吉思汗国际机场。
飞机旁准备执行下一航段的机组人员。
夏季天黑得晚,虽然已经八点多,太阳却刚刚落山。远处的落日光芒很迷人。
虽然是首都的国际机场,但看起来并不繁忙。航站楼与国内的比起来小多了。边检窗口只有几道。我们飞机小,人也不算多。等我过完关,上个厕所的功夫,连乘客带边检人员走个一干二净,空空大厅只剩我一个。
我们的导游娜仁在外面接机。她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漂亮女子,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已经和我儿子差不多大。汉语说得还不错,听说是去中国专门学过的。一般的日常对话比较流利,但是涉及到旅游相关的文史知识,就经常有些词不达意。我感觉她不是专业做导游的,对于一些经常需要给游客介绍的内容,掌握的似乎不够充分。对于蒙古的一些历史知识,好像还没有我知道得多。不过我想,来蒙古旅游的人,像我这样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也许不算很多。
离开成吉思汗国际机场,这是我们在乌兰巴托的第一个“落脚点”。
天色已晚,坐车直接到饭店吃晚饭。晚餐安排在一家叫做北京饭店的中餐厅。饭菜味道还不错,量很足。

然后入住酒店。这次住在New World Hotel。这家酒店被旅行社号称三星级标准,但在我来看,也就是相当于国内的如家。在乌兰巴托最好的酒店应该是市中心的BlueSky Tower,凯宾斯基,成吉思汗酒店,华美达,诺富特和老牌的乌兰巴托宾馆。香格里拉正在装修,还没开业。我们住的这家顶多也就算二流。但是在携程上看过,标价在300多元,价位上已经相当于国内的三星了。


这个时候正是伏天,在国内是最热的时候。可是让我吃惊的是,酒店卫生间的暖气竟然是热的。“漠北苦寒之地”倒是名不虚传,温差大,晚上还是挺凉的,即便如此,伏天开暖气也是挺夸张。害得我只好开窗放点凉风进来。但这样冷热不均,睡得并不舒服,结果终于感冒。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