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新藏线喀什老城高台民居 |
分类: 行走雪域 |
路上能见到一些民居上面挂着“优秀民居”的牌子,这些都是建筑比较有特点的,对游客开放参观的民居。女主人很热情招呼我们进去坐。可以品尝点心和干果,家里的小女孩还可以表演一段民族歌舞,想吃饭也可以招待。当然,这都是要收费的。

巷子里游戏的孩子们。
路上见到的这类民居有一些没有开放,明显感觉到在老城里转悠的游客数量很少。大多数都是散客,成规模有导游的团很少。不知道是因为老城改造的缘故,还是受新疆时势的影响。看维族女主人的脸色,明显觉得有些落寞。
在这里遇到几位内地游客,聊了一下,原来他们也是自驾从西藏过来的,和我们同样是昨天一早离开三十里营房,而且居然和我们在喀什住在同一家旅馆。区别在于,我们赶了个大早上路,走在了军车队前面,而他们一直被憋在军车队后面。我们傍晚五六点钟就已经到了喀什,而他们是后半夜三点才到。看来昨天还是没有白白早起。
这是另一间挂着牌子的民居。没有其他游客,也不见有人出来招呼。只在院子里照了几张相。

街上一间似乎已经快要盖完的民居。基本是砖石建筑,有敞亮的阳光房,平台上有木栅栏。看起来感觉不错。
街上卖的馓子,这也是古尔邦节的节日食谱之一。
在路边菜市场,又见到几位包裹严实的妇女。

前方是坎土曼巴扎,也就是铁艺巴扎,主要是铁匠铺,尤其做各种刀具。

顺着有路牌指示的道路走下去,是骡马店。这里历史上主要是从事牲畜交易的商人们住宿的地方。



骡马店街头闲坐的老人。
路边看见有工匠在给马钉蹄铁。
走出老城,相当于贯穿老城来到了另一面。这里有一座小广场,四周很多维族店铺,卖陶器铁器之类。广场上很多维族人闲坐。几个小时后等我们再经过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挤了很多买羊的人。这些人可能都在等待为节日采购必备的羊只。
广场上有一个小的纪念碑,纪念喀什老城改造项目。

广场地上嵌着的石块上,刻着喀什老城的导游方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