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新藏(4) 藏传佛教笔记

(2013-12-25 15:58:14)
标签:

西藏

大昭寺

藏传佛教

旅游

分类: 行走雪域

行走新藏(4) <wbr>藏传佛教笔记

转了大昭寺,想起来应该把了解到的藏传佛教人物归拢一下,做个笔记。

 

聂赤赞普

公元前127年即位。西藏第一位藏王。据称从天上来,被当时山南的土著拥立为王。修建了雍布拉康作为西藏的第一座宫殿。

 

藏传佛教从公元五世纪28代赞普时期一本经书(百拜忏悔经)“从天而降”到雍布拉康开始。当时西藏以苯教为主,佛教经书无人能识,也无人接受,因此被束之高阁。说是“从天而降”,实际上应该是三位印度僧人带入西藏的。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赤尊公主)

 行走新藏(4) <wbr>藏传佛教笔记

松赞干布(617-650)是吐蕃的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的创始人,诸部落的统一者。他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二者分别带来了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和8岁等身像,佛教算是正式传入了西藏。大昭寺小昭寺为供奉这两尊佛像而建立。

 

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并修建了布达拉宫。松赞干布在藏族民间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后来的两位赞普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并称为三大法王。后来重修布达拉宫并成为主人的达赖世系,也以观音菩萨化身自居。

 

赤松德赞(742-797)

37任赞普。传说是唐朝另一位和亲公主金城公主所生,但不确实。是佛教高僧寂护大师和莲花生大师的弟子。在位期间,莲花生大师与苯教辩论,打败了苯教,赤松德赞定佛教为国教。在位期间修建了桑耶寺,并第一次有7位贵族子弟剃度出家,称为桑耶七觉士,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

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极强,吐蕃帝国国力强盛,从唐朝手中夺取西域,统治西域各族,打败过阿拉伯帝国,也曾数次包围长安。

 

赤祖德赞(806-838

40任赞普。在位期间,822年与唐朝会盟,因为当时是唐朝长庆元年,也被称为长庆会盟。该会盟碑至今矗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在位期间,大力弘扬佛教,并翻译了大批经书。

 

朗达玛(838-842年在位)

末代赞普。赤祖德赞的哥哥。在赤祖德赞死后继位。因为赤祖德赞过于倚重僧人,引起朗达玛的不满。即位后即兴起灭佛运动,拆除寺庙,毁弃经书,破坏佛像。

结果朗达玛被一位僧人行刺杀死。又带来了其余党对佛教的疯狂报复。佛教几乎毁灭殆尽。经过剧烈的政治动荡,吐蕃王朝也分崩离析。

朗达玛灭佛之前的佛教称为“前弘期”,之后的复兴称为“后弘期”。

 

古格王朝(10世纪中-17世纪初)

朗达玛死后,吐蕃经历了复杂的内乱。王子王孙们反复争斗。朗达玛的一位孙子吉德尼玛衮逃到阿里,被当地首领招为女婿,自立一方。他死后将土地分给三个儿子,后来成为古格王国和拉达克王国。

11世纪的古格国王意西沃大力弘扬佛教,从印度迎请了阿底峡大师,并修建了托林寺。使佛教得以在西藏复兴。古格王朝是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发祥地。

(对应的下路弘法,指的是部分僧人逃到青海,以鲁梅大师为代表的“卫藏十人”将佛教重新传播回西藏。其祖庭为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白马寺。)

16世纪古格王开始接纳基督教,与原有的佛教势力形成激烈冲突,导致内乱,并被支持佛教的邻国拉达克王国所灭。清朝统一中国后,拉达克将古格土地交回卫藏,退回自己领土。现在拉达克属于印度领土。

 

卫藏,指西藏大致分为阿里,藏(后藏,日喀则),卫(前藏,拉萨),康。四个部分。

按照方言,又分为卫藏(拉萨往西),安多(藏北,青海),康巴(昌都,川西)三大部分。卫藏本身又分为阿里,后藏和前藏。

 

寂护大师

印度佛教大师。743年受赤德祖赞赞普邀请到吐蕃传教。曾主持桑耶寺奠基,并剃度了七觉士。后来推荐了莲花生大师入藏传教。

 

莲花生大士

印度佛教大师,西藏密宗红教(宁玛派)的开山祖师。被寂护大师推荐,受赤松德赞邀请入藏传教。在与苯教(黑教)的辩护中取胜,奠定了佛教在西藏的统治地位。

首位将藏密传入汉地的宁玛派教传三十二代祖师诺那呼图克图谓莲花生大士是弥陀身、观音口、释迦心,合诸佛菩萨身口意之三密金刚应化身。尊称为第二佛,在藏传佛教中有崇高地位。

 

阿底峡尊者(982-1054

印度佛教大师。后弘期佛教复兴的第一位重要人物。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

被古格国王意西沃迎请入藏,厘清佛法。最终在西藏逝世。

 

米拉日巴(1040-1123

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第二代祖师(第一代玛尔巴),著名高僧,密宗修行大师。

冈仁波齐峰上,据说留有米拉日巴和苯教纳若本琼斗法的遗迹。

 

八思巴(1239-1280

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五位祖师:萨迦五祖。初祖贡噶宁波(1102?一1158)、二祖索南孜摩(1142一1182)、三祖扎巴坚赞(1147一1216)、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一1251)、五祖八思巴洛追坚赞(1235一1280,萨迦班智达侄子)。

八思巴即为第五位祖师。1253年曾觐见忽必烈,忽必烈一家接受密宗灌顶。后来主持与道教的辩论,并取胜。1260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掌管全国佛教及西藏事务。奉忽必烈之命,创制“蒙古新文”。八思巴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一时的人物。

由于八思巴的得势,确立了萨迦派在西藏的统治地位,但也同时确立了西藏与中国的统一关系。

 

宗喀巴(1357-1419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生于青海湟中,出生地现为塔尔寺。

他主持的宗教改革,一举打败了早先权倾一时,后来颓势渐显的红教,白教和花教。部分教派如噶当派等被并入格鲁派。黄教成为西藏的统治性教派。黄教的达赖和班禅两大法王体系,成为西藏事实上的统治者。

 

达赖和班禅

两大法王转世体系,分别源自宗喀巴的弟子。其中一世班禅为克珠杰,一世达赖为根敦朱巴。

达赖喇嘛的名号,来自于三世达赖在明朝万历年间在蒙古传教,被蒙古俺答汗所赐。从三世达赖开始传承,之前两世为追认。

五世达赖是成就最大的一位。他通过与蒙古固始汗的结盟,邀请固始汗进藏,推翻了当时白教法王的统治,确立了黄教的统治地位。后来曾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接受清朝皇帝的册封。重修了布达拉宫,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驻锡之地。

班禅称号,源自于蒙古固始汗的尊称。从四世开始转世体系。之前的班禅是追认的。主要管理后藏,驻地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