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新藏(3)D2 再访大昭寺

(2013-12-20 21:46:45)
标签:

拉萨

西藏

大昭寺

八廓街

布达拉宫

分类: 行走雪域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来到拉萨的第二天,主要是修整和适应一下海拔高度。前年来拉萨的时候,在拉萨呆了五六天,几乎游遍了市区附近的著名景点,这次一时间不知还应该去哪里才好。头一个念头,就是再到大昭寺里去拜拜镇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早上从旅馆出来,先绕八廓街转一圈。早晨的大昭寺门前,已经有很多磕长头的人们。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先绕过大昭寺正门,走不远是门面不算大的邓邓机礼品店。邓邓机是店主的名字,他家主营各式佛像。其中内地来的做工似乎更精细一些,但是用的是黄铜,薄而且软,价格较便宜;而来自尼泊尔的佛像则是青铜,虽然做工古朴,但是实打实的质地较硬,分量十足,价格高一些。而且佛像面上涂的都是金粉,为防止运输损坏,面上都用纱布蒙上。别看身体部分做工有些不够精细,但是一旦露出面相来,给人感觉眼前一亮,四壁生辉,确实法相庄严。上次来的时候,就在他家请过一尊文殊菩萨像,这次请了几尊观音菩萨像,花了三千多块。请店主拿去大昭寺请喇嘛开光,在佛像底座里塞上经文和青稞等法物,然后用带经文的黄布封住底座。下午就可以来取了。然后准备打包寄回家里。回到家后两尊菩萨摆在一起,藏传佛教三怙主,还差一尊金刚手菩萨。如果下次有机会再来拉萨,就再请一尊,加上释迦牟尼像,在家里就可以开佛堂了。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在八廓街上磕长头的人没有上次见到的多。街上一位上了年纪的喇嘛在磕长头,路上转经的藏族老人纷纷上前主动布施。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又转回到大昭寺正门,在公主柳下面有一间酥油灯供奉处。也许是早上的缘故,几名年轻人正在里面清理酥油灯。看一位青年身上T恤写着US Army,感觉很穿越。平时这里几乎所有的酥油灯都是点着的,小小房间里热浪滚滚。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买了票进入大昭寺。票价倒是没变,但是两年前的门票是一张很漂亮的有收藏价值的塑料卡片,现在却变成了普通的印刷纸。卖票的大喇嘛说早就改了。

 

大昭寺入口处的四大天王像。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大昭寺的院子。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朝佛的藏民手捧装满酥油的暖水瓶,在安静地排队。说安静也不对,队里的老人口中不停地诵经,整个院子里有低沉的嗡嗡声回荡。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藏民在拉萨的转经分三层:大昭寺内围着佛殿一圈为“囊廓”,是内圈;在八廓街上绕大昭寺转一圈,为“帕廓(八廓)”,是中圈;绕着拉萨老城,沿着现在拉萨市的林廓路转一圈,为“林廓”,是外圈。

 

上次来大昭寺的时候,没见到囊廓转经道的入口,转完了寺院就直接从出口出来,出来后才发现没有走大昭寺的囊廓转经道。这次特意找工作人员问了,人家说转经道在维修,不开放。我心里想难道修了两年了?

不过不管怎样,先找到转经道的出口拍了一张。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接下来随着人流进了大昭寺。这寺院是文成公主建的,到现在一千三百多年。我只离开了两年,2年和1300年比起来,几乎谈不上任何变化。随着人流,又听了一遍各路导游的详细讲解。这次是故地重游,属于闲逛,又重新看了一遍而已。这次一个比较大的不同,是最著名的文成公主带来西藏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正在涂金粉,上身赤裸,没有穿法衣。这么多年来,佛像身上不断地涂金粉,使这著名的佛像显得越来越胖。

 

寺内不让拍照,沿着楼梯爬到二楼平台才可以照相。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一直爬到三楼平台,就在大昭寺正门的双鹿法轮后面。拉萨的天空,蓝得极其纯净,一尘不染,透彻清亮,这是青藏高原最吸引人的一点。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在法轮的正上方,还有一轮月亮。高原上天亮之后也总能看到不肯隐去的月亮。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大昭寺顶,也是拍摄布达拉宫的经典取景位。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在大昭寺屋顶,俯瞰磕长头的人们。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有藏民坐在角落里,用似乎是青稞的东西在不停的擦拭一些铜盘。我不太懂这是怎样一种宗教仪式。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在屋顶俯瞰大昭寺广场,公主柳和已经露出来的唐蕃会盟碑和种痘碑。和两年前的照片比,这是很大的不同。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今天就是闲逛,就想在大昭寺屋顶晒一晒拉萨的阳光。在屋顶闲坐了好一会,期间接了客户的几个电话。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藏式建筑的屋顶都是连通的。一直走到大昭寺的后院,僧舍位置的上方。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大昭寺二层有法物流通处,喇嘛在出售一些开过光的东西,包括各种首饰,念珠,佛像和转经筒。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出门前又经过转经道的出口。看看没人拦着,独自一人沿着静悄悄的堆了脚手架的转经道反方向走了一圈。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转经道的回廊下有非常精美的壁画。和大昭寺院子里的壁画比起来,这里似乎没有烟熏火燎,看起来显得更加干净一些。不知道最近有没有做过修复。我个人感觉看起来不像是新近的作品,还是颇有古意的。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从大昭寺出来,又跑去拍门前那两座碑的碑文。昨天天色有些晚了,拍碑文有些勉强。唐蕃会盟碑是用汉藏两种文字。明显汉字表达能力更强一些,汉字部分简短得多,碑上大多数都是藏文。看看这唐朝留下来的字迹。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乾隆时由驻藏大臣和琳所立的种痘碑,只有顶上的文字保留良好。据说虔诚的藏民为了祈福,用鹅卵石在碑上敲打,结果敲出来无数的大坑,把字迹都给敲没了。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行走新藏(3)D2 <wbr>再访大昭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