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川藏(9) D3.理塘

标签:
318国道川藏线理塘稻城 |
分类: 行走雪域 |
过了卡子拉山口,318国道开始下坡。
很多路段的路况仍然糟糕。这是趁着十一,开着奇瑞A3出游的年轻人,估计都是去往稻城的。这样的路况对车子是个很大的挑战。乔师傅被这样的车子憋在后面,也很无奈。好不容易找个机会,从奇瑞根本不敢走的一侧烂路上超了过去。
高山草甸上放养的牦牛。
车子从卡子拉山上下来,已经一点多了。看来难以赶到理塘吃午饭,于是就在路边道班解决。旁边有一座小巧精致的藏族寺院。
不过这道班的条件看上去确实不咋的,条件不敢恭维,每人叫了一碗面,填饱肚子而已。店老板估计也算不上是厨师,手艺好坏都谈不上。
我们摆了一些自带的火腿肠之类的在桌上。一个蒙着头巾的藏族青年进来,在旁边看了一会,说我尝一尝,没等回答就已经自己动手开吃了。
吃过饭,到道班的后院去上厕所,看见在这道班的墙上,居然也写满了各路游客的留言。颇有几条是东北老乡留下的。
吃过午饭,继续上路。路上经常能见到川藏线上的骑行者。
前方,仍然经常出现这样的路段。
继续向前,出现了一片村落。乔师傅说,现在政府鼓励游牧的牧民们定居,出钱给牧民修了很多漂亮的定居点,这样对解决儿童上学,医疗卫生等问题都有帮助。这里整齐划一的藏式宅院,确实看上去像是统一修建的。这里是理塘县下属的一个乡。
路过村里的派出所,里面挂着个崭新的横幅,内容是“不准将犯罪嫌疑人带到二楼以上”。虽然知道这是公安部的规定,可看上去还是很雷人。
村里的房子很漂亮,就在318国道两旁,可是这一段国道的路况确实糟糕。大坑小坑不断,积满雨水,非常泥泞。
路边偶尔能见到孩子们站成一排,一起向过往车辆敬礼,或者招手。知道他们是希望能从过路的游客这里得到一些礼物。我包里带了一些笔,本来是干这个用的。乔师傅大概是司空见惯,怕车速一慢被孩子围上就不好脱身,一直没有减速,只管往前开。
云的影子,投射在山坡上的牦牛群上。
向前不久,在山峦之间出现了一片平坦的草原,上面坐落着一座不大的城市,这就是理塘县城。
远方的云在下雨,太阳在另一边明晃晃地照着。
从山上下去,就是理塘了。
通过理塘的东城门进城。
理塘号称“世界高城”,平均海拔4020米,据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镇。实际上这似乎更像是个宣传噱头,西藏的当雄,那曲等县,海拔都应该更高一点。旅游书上都不建议游客在理塘住宿,说是容易引发高原反应。
进了城,乔师傅说从此告别烂路。让我们自己逛一逛,他去加油和洗车。
在理塘城中心,有个丁字路口。一直走,就是318国道穿城而过,前往西藏;向左走,则是离开318,向南转往稻城。十一期间来的游客,绝大多数都是奔稻城去的。理塘的交警在这里特意设了岗哨引导交通。看来往西藏去的车很少,路中央竟然躺了一只狗,在懒洋洋地晒太阳。
在路边的藏族小卖店买了几瓶可口可乐。一口灌下去,差点没呛出来。因为高海拔的原因,包里的化妆品和食品包装全都鼓鼓地胀起来。可乐大概也是这样,到胃里泛出比在平地多得多的气体泡沫,胀得胃很难受,从嗓子眼往上涌。好不容易平复下来,从此不敢大口喝可乐。
离开理塘县城,离开318国道,向南方的稻城开去。路况果然不可同日而语。全是黑色路面,非常平坦。
路边就是理塘著名的毛垭坝大草原。这只是大草原的一部分。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帐篷,放牧着牦牛和马匹。理塘的赛马节向来有名,只是不在这个季节。
开出不远,又开始上坡。小山顶上露出了寺院的红顶。理塘最有名的是黄教长青春科尔寺。查了一下,该寺也叫做理塘寺,藏语音译,“长青”指弥勒佛,“春科尔”指法轮。是三世达赖所建。但后来校对了一下,这座寺庙太小,并不是长青春科尔寺。
理塘在康巴地区也算是著名的圣城。因为他是七世达赖,十世达赖的出生地,也是外蒙国师哲布尊丹巴的出生地,还是诸多有名的活佛(包括近代诸位帕巴拉呼图克图)故乡。
寺旁边就是一座威严的峭壁,据说有神相。上面挂满了经幡。寺本身并不大,据说主要是文革后重建的。峭壁之前,有长长一排的雪白的白塔。
理塘之南是甲洼乡。摄影指南上说,这里有一座被高大杨树围绕的寺庙,秋天树叶金黄时拍照最好。远远地我望见了这座寺庙的金顶,不过却没有停留。
路边的白塔。
山坡上孤零零的寺庙。
经过这一大片平坦的草原之后,车子又重新开进山谷,不断攀升,前方就是海子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