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埃及(41) 路上.死者之城

标签:
埃及开罗萨拉丁城堡穆罕默德阿里死者之城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行走中东 |
在埃及的最后一天,在开罗城内来回穿梭。从萨拉丁城堡下走过3-4趟。
萨拉丁城堡是开罗城内非常显眼的建筑,地势很高,据说在上面的露台可以眺望开罗全景和吉萨金字塔。
最早它是在12世纪由阿拉伯英雄萨拉丁建造,用以抵挡入侵的欧洲十字军,在此之后700多年间一直作为埃及统治者的居住地,直到近代穆罕默德阿里的孙子伊斯梅尔从这里搬走,这里变成了军营和博物馆。
在马穆鲁克时期,城堡上修建了几座精美的清真寺。到了拿破仑撤退之后,穆罕默德阿里掌权,在这个城堡里上演了一出“鸿门宴”,屠杀了几乎所有到这里赴宴的马穆鲁克首领,从而肃清了马穆鲁克势力在埃及的影响力。后来他又将城堡上的大多数马穆鲁克清真寺都拆掉了,修建了宏伟壮观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就印在埃镑的钞票纸币上。在清真寺前面的小广场上,就陈列着埃及人赔本的买卖:用卢克索神庙方尖碑换回来的法国大钟,因为运输损坏,到了埃及就没有走过。
Lonely Planet对这座城堡的评价是,虽然是开罗内非常有名的景点,但并不特别吸引人。所以这次到开罗,没能得到机会去参观一下,虽有遗憾,但也不是太大。
从萨拉丁城堡下走过,一边是城堡,另一边就是著名的死者之城(City of the dead)。
所谓的死人城,还是中学时在《海外文摘》《世界博览》之类的杂志上读到过,给我印象很深,因为一直难以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没想到终有一天,我能亲眼见到。
古埃及人对死亡的理解并不恐怖,据说一直有在死者坟墓间野餐的习俗。这一片公墓主要是长期以来达官贵人的墓地,按照传统习俗,在陵墓上方建造的房屋几乎与活人的住所相同比例。最早这里只有守墓人居住,后来城市内的无家可归者,也逐渐搬到坟墓上面的建筑物内居住。于是就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现在,这片公墓看起来就像一座小镇。只是建筑比较低矮,颜色灰暗。据说这里还有电力供应,有茶馆,有邮局,有清真寺。这里属于开罗的贫民区,居住人口说法不一,有说5万的,有说100万的。总之,说有几十万应该差不多。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和死者之城的合影。
这一天在开罗又见到不少这样的民居,貌似工地,实为住宅。我只是奇怪,为什么窗户这么少?
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居民自己盖的低层住宅,而且也存在于很多高层建筑之中。这是在开罗市区的一座高层公寓。看一楼,完全是一副未完工的工地摸样,看楼上,很多房间明显已经住了人,而且住了不短时间。也有很多窗户连窗框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