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埃及(11) 开罗.博物馆

标签:
埃及开罗博物馆文物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行走中东 |
一大早起来,在酒店享用了自助早餐。水准与国内五星酒店的类似。口味偏冷偏淡。埃及最著名的主食-大饼(“爱食”)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我很喜欢。
随后出门,大巴把我们载向市中心,去接阿什拉夫。按蔡领队的以为,应该是一大早就去金字塔,但是阿什拉夫强烈建议上午先去博物馆,下午再去金字塔。于是上午的行程就变成了开罗的埃及考古博物馆。
大巴沿着尼罗河行驶,尼罗河两岸的建筑相对显得更加整洁和现代化一些,强过破旧的老城区。河边高高的建筑是开罗塔。
埃及博物馆坐落在开罗的解放广场,这是开罗最著名的市中心地标之一,周围一圈都是一些有分量的建筑物,包括著名的希尔顿酒店和商场,阿拉伯联盟大楼,埃及外交部,清真寺,开罗美国大学等等。
我到这里的时候,博物馆前的很大一块地都被围栏拦上,变成建筑工地。博物馆门前路边好几处警察哨位,前面都挡着厚厚的钢板,似乎为预防恐怖分子袭击,让人觉得有一些紧张气氛。毕竟这里来往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国游客,是恐怖分子最爱的目标。
在我离开几个月之后,解放广场成为示威者聚集之地,成为政治风云中心。非常遗憾的听说,博物馆也受到了冲击,并且有文物损失。
这座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埃及文物收藏地。发起于1858年法国考古学家马里埃特,为防止埃及文物流失国外而建立。后来经过几次搬迁,最终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1902年建成开馆。
埃及政府已经开工建设一座更新更大的大埃及博物馆,位于金字塔所在的吉萨地区,据说外形非常现代化。但是阿拉伯人做事性子一向很慢,这座新博物馆一直在建设当中,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建成。
这座博物馆是游客的必到之地,一年到头人流不断。这是在大铁门之外排队的外国游客。阿什拉夫的意思是早晨排队游客少一些,可以节省时间。
博物馆的红色建筑正前方有一座小小水池,分别种植着象征着上埃及的莲花,和象征着下埃及的纸莎草。
在建筑前的院子里,四处散放着古埃及的石雕。
在侧面,立着最早的博物馆馆长,法国考古学家马里埃特的塑像。在他后面一圈,有着一干著名的埃及学专家的塑像,包括破解了埃及象形文字的法国人商博良等等,以示对这些考古学家的敬意。
博物馆的安检非常严格,严禁照相,所有相机摄像机必须寄存。全团人都把相机交给了阿什拉夫拿去寄存,于是阿什拉夫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禁止照相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可以专心观看文物,不用为照相分心。人也比较好拢,不会因为照相拖拖拉拉,东一个西一个。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参观速度,在庞大的文物海洋之中,尽可能的多看一些东西。
参团旅游弊端很多,但也有一些优点。参观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博物馆太大,文物太多,游客如过江之鲫。如果自己慢慢研究这些文物,一天下来也不一定能看多少。不过有阿什拉夫带队,速度就快多了,有他讲解也不用慢慢研究解说文字,可以迅速的找到值得参观的重点文物,看完即走。在有限的时间里,参观尽可能多的东西。而且很多有名的文物,在摆放时未必摆在很显眼的位置,如果自己参观,很容易就忽略了。
在里面参观了三个多小时,主要的东西基本都见到了。这一点还是很满意。
记一下博物馆的厕所,在到二楼去的缓步台上。埃及的厕所一般都收1埃镑的费用,所以在厕所门口也有穿着白色制服的男女服务员伸手索要1埃镑,我给过之后才发现,旁边的墙上就贴着纸,上写”No Tips“。然后发现别人就是不给,服务员也没办法。原来他们只是厚着脸皮故意索要小费,欺负一些游客不懂英文么?
中午从博物馆出来,去了一家叫做“丝绸之路”的中餐馆吃了午饭。
路上走过的骑驴的妇女。
关于博物馆里面的文物,专门单写一篇博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