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丧失了的著名商标

(2012-05-30 13:41:02)
标签:

著名商标

海南

品牌保护

歧视性执法

财经

分类: 野狐夜话

  “擋不住”、艾森牛奶等150件海南省著名商标有效期已届满,未在法定期限内续期,终于“自动丧失其著名商标资格”。新闻郑重其事附上了这些很多都闻所未闻的著名商标的图片以示缅怀,多少有了些讣告的意思。 
  以前听广告,“省优、部优、国优”什么的,最后都被一句“葛优”给消解掉了应有的对商品品质的尊重,后来这个优那个优谁都来评了,啥优也都不值钱了,国家这才出面规范了评优市场,美其名曰引导企业提高品牌建设的意识,向“品牌经营”的方向努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所以“省优、部优、国优”最后就成了“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而且都统一到工商部门来负责评定。当然,无论哪一级的工商部门,都不会象“全国牙防组”一张桌子就能忽悠国人数年,评定“优”也好“名”也好,都是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不是乱来的,甚至可能都不乱收费。比如海南省的著名商标评定,商标须符合《海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和管理办法》第四条的条件才能申请,评定结果需要公开公示,评定通过的著名商标有效期只有3年,表面上是严之又严的,评定结果也是应该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不过直到这150件商标都已被公布取消,大部分的商标对我们来讲都是第一次听说,一定意义上讲,它们从来就没有著名过,取不取消我们似乎都不用感觉到些许的痛心和遗憾。
  2012年2月,腾讯QQ、徐福记、富力、莲香楼、利口福等消费者熟悉的品牌也被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销“广东省著名商标”资格,标志着所谓的“著名商标”含金量已大不如从前。同样在现实中,官方钦定的“著名”基本败给了市场所认知、接受的“名牌”,消费者、销售者、生产者也似乎都不怎么买“著名商标”的账,市场评价才是最实在、最有用的产品声誉和企业形象,这个“名”那个“名”都有沦为鸡肋的危险。更有早先的评论(2012年02月08日法制日报晏扬)认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认定过程中充斥了弄虚作假、权力寻租,那些名不副实的“招牌”不仅误导消费者,制造不公平竞争,而且会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由政府部门认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相当于政府部门以自己的信誉为这些产品的质量打包票、做担保,问题是政府部门担保得了吗?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里,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忠诚度并不是由官方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操纵的,是由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决定的,也是由消费者用脚来投票选出来的,所以我至今都不知道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商标算不算美国的“著名商标”,但并不妨碍我在将来毫不犹豫选择苹果的电子产品。而我个人也认为,对所谓的官方认定的“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在品牌保护上进行倾斜,这样的政策实际是“歧视性执法”,是牺牲了公平的不完整的正义实现途径。从长远来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壮大发展和成熟,对商标和品牌的保护,将会一视同仁,一体保护,大家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并不因为谁有了官方认证的一个什么“名”就能高人一等被特别照顾,就可以心安理得享受“歧视性执法”的红利。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些著名商标丧失就丧失了吧,没啥大不了的,少发一本证书,说不定还能挽救一棵可能被搅成纸浆的书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