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者:丁然
三年前,我想写重庆电脑城的一个发展史。起因是我一直认为电脑城里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很多人看不起电脑城里的人,因为很多人觉得他们只是会卖东西,叫“装机工”似乎更能表现他们的特征。
但事实是,我所认识的很多“聪明人”都在电脑城。
他们整天厮杀,电脑城是他们耐以生存的江湖,弹丸之地的江湖之争,远比互联网上的无言世界精彩得多。
1999年进驻泰兴的人,很多人到今天都成了百万富翁;2000年赛博的开业,又成就了不下100个百万富翁。
在这背后的一双手,就是泰兴与赛博,这两个重庆IT卖场永远绕不过去的名词。
昨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听,是原赛博华西区老大林恩慕,想叙叙旧。我当即就答应,并约好时间今天见面。
林恩慕是重庆电脑城发展史上一个挥之不去的人物,有人爱他,因为他带来了现代电脑城竞争的理念;也有人恨他,因为不断的压榨,让很多商家的利润日渐稀薄。
但林恩慕对重庆电脑城业态的发展,作出了强有力的贡献,在我心目中,他是教父级人物。
下午14:00,在赛博A馆5楼,我又看到久违的老林。距离我们上次见面已有2年,时间是如此的模糊,老林没有变化,仍然是一张笑脸,精明的脸庞。
林恩慕现在在管理赛博A馆4-7楼,八达的总部也将迁到此处,1500多个平方。可见从赛博离开后,周怡仍然买老林的帐。
短短2个小时,我们谈了很多,谈了现在,也自然谈到过去的一些事情。
三年前,我跟老林说,我想写2000年重庆电脑城业态的巨大转变。
因为在此之前,重庆的电脑城,包括全国的很多电脑城,一楼卖DIY装机,二楼是品牌机;林恩慕来之后,第一个强力举措就是把DIY赶到二楼,品牌转到一楼。原因是品牌机不光能带来销售,还能带来厂商资源,带动活动,带动人气。但在当时并不为所有人理解。后来的事实证明,全国的电脑城都在这样走。
但因为当时老林还在赛博,有些事,有些人,不能讲,不好讲,就不了了之。
今天见面,重提此事,老林说,是时候总结一些事情的时候了。时间再约。
也算圆我的一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