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03,2022一个月了

(2022-03-25 13:34:28)


 24,03,2022一个月了


不借钱,但会捐款给乌方。

恢复到早晨运动的这几天里,仿佛被打足了氧气。不知道这是因为双脚可以踏上马路、没有雪的阻隔了,还是因为早晨、只要是早晨,就会是这么供氧充足。从身体到精神都翻新了。

日间的时间也被拉长了。本来是每天都了算计好了上课的时间,提前做好了准备。结果周二和周三都在上课前发现不必去学校,周二是老师来电,周三是发现课表上改了线上作题。于是这三天以来就没怎么出门,闷闷的,幸好周四约了小龙,她说下班后过来,估计是两周以来的习题已经攒了很多,她需要解决。一般情况下,如果她是工作日的晚上过来,我会给她煮点饺子当晚饭,那么看在我三天没有社交活动的份上,出门去吧,找了离家不远的日餐,把运动装换下来,穿着普通点,提前到那里等小龙,请她吃寿司。

翻开菜单就发现涨价了。因为店主并不想更新菜单,可能是因为这样制作精美的菜单造价很高,也可能是他认为价格还可能会涨。因此,他们只是在菜单里把价格用新的覆盖住了旧的,虽然标签的颜色完全一样。我向服务员指出这一点时,她含笑承认了。所有的价格都改过了,虽然我对这家店不熟,但价格里的三位数都被贴上了新的数字,也就是说所有的价格都至少张了一百卢布。

以一壶花草茶或是水果茶为例,现在是三百到四百卢布一壶,确实比我印象里的要高一些。印象里上一次由我付钱在餐厅里吃饭,还是一月初时与安杰拉和列娜一起。那次我们在“胡椒”餐厅,喝了至少三壶茶,还彼此各要了沙拉汤什么的,后来三个人悄悄把带来的萨马共喝了,喝酒时还要了一分奶酪拼盘。记得那次才消费了九百多卢布,但也可能是我记错了,更多些也说不定。不管多少,那个数额没有让我吃惊。

也许我应该有空再去“胡椒”餐厅看看他们的菜单,就在我坐着的这个日餐店旁边就有一家。

小龙来的时候,她的那份寿司已经等着她了。她吃饱后,不大好意思地拿出了习题。还有一份关于中国的介绍,看起来是从百科上拷贝下来的,她希望我读完录下来,能让她上下班时在车里听。餐厅里有噪音,我们坐在角落里,我觉得如果把手机放在嘴边录,应该不会被噪音所影响。果然,我很快把它们读完了。好久没有用中文读这么长的课文了,每天的日记也只是写,不必读。而读给播客上的日记,因为是自己写的,也不用那么刻板。

小龙带的习题有一小摞,显然不止一课,但她只拿出了一课的让我们共同来做。这些口语汉语习题多是一些关联词来造句,虽然不难,但有一些逻辑上的联系,说着说着,忍不住反思,这就是我说了一辈子的语言吗,也是够不容易的,尤其是让一个外国人来学的话。

幸亏我的语言成绩一直是优秀的,在我的学生时代,否则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好好地把这些题做正确。

分手时,如往常一样,小龙坚持要送我回家。哪怕我家就在五百米之外。她说还记得在伊尔库认识的那两个商人朋友吗?他们正在找中国商人合作,现在正是中俄联手做贸易的好时机。我听着小龙的话,做出了一付在听的样子,但未置可否。

对于一对经济互补的邻国来说,中俄之间一直是好的合作伙伴——原则上来讲。但其实这只是一个陷井,至少于中国商人来说。九十年代的最初合作之后,双方的关系很快进入了另一种模式,但凡有另一种选择,中国人都不会与俄方合作。二三十年来,具有良好口碑的俄方合作者,对于秃头来说,不超过一个巴掌。与之相比的,是九成的中国商人的勤恳,还有因为全部身家投入在这里,因一次又一次地被陷入而挣扎。一些商人明明已经是大老板级别,尤其在外人看来,为什么他们会仍然在这里如一个刚刚入行的人一样在工作呢,原因正在于此。

于是,在俄罗斯,几乎只能看到中国商人在这里耕耘,不是因为这里有多肥沃,而是因为只有中国人能吃得了这份辛苦。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从二月二十四日。犹记那个让我震惊的演讲,我站在桌边,听完了他。此后这个世界的格局被刷新了,在我几乎每个小时都在刷新的新闻里。这个国家和他的领导人一样,完成了自己史诗级别的幻灭。本来是多么简单朴实的人们,因为响亮的支持或坚定的默许而成为了帮凶。比如,我每天都在听的“60分钟”新闻节目,由于其煽动性的主持风格,我已经把它屏蔽掉了。我看起来教养良好、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医生邻居,在最近一次晚上敲门邀请我去他们家喝酒听吉他唱歌时,被我拒绝了,因为他明明已经醉得话说得都不完整了。拥有三份收入的导师竟然向学生开口借钱,几乎是与一瓶香水待值。还有我的相处一直很愉快的朋友们,如小龙,能熟练地游走于四国语言之间,却坚定地捍卫着最高领导人的意志。我们语言系最著名的教授,在战事之初,回应我的询问时说,如果总统认为应该做的事,就是必要的。

这一个月里,这世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改变,在欧洲和美国,在俄罗斯和中国,在一些战火纷飞或是带着阳光的安静的角落,比如我的窗前,我正在坐着的这把摇椅,正在写着这些话。我没有失望,尽管仿佛如试金石一样的,看到了事情与人的另一面。这些都是正常的,只是我看到它们需要时间和机会,恰恰在此时,一股脑地涌现出来。我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和希望,因为善,一定,必须,战胜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