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日记阶段总结(3月5日 09年)
(2009-03-05 11:52:05)
标签:
高尔夫下场打球2009杂谈感悟随笔阶段总结握杆策略体育 |
分类: 技术探讨 |
最近断断续续地锻炼,由于出差,天冷停了一段。天气暖和些了再加上在温暖的地方打了那么两场球,多少还是有些兴趣。现在又到练习场里动一下。应该说至从去年8月份开始重新学动作,建立挥杆体系。一直练得也不勤,再加上资质有限。很多东西不太懂,都在慢慢学习摸索中。倒是在和老师学习了一阶段后发现,以前写的那些所谓“技术博客”不过是个人体会而已,很多还有错误的认识和体会。不删是想保留纪录也能显示我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虽然有错,但也错的可爱。
握杆:最近一直在埋头解决握杆的问题。左,右手的分开练习也做了有些时日了。右手稍微好些。左手还差点。感觉上握杆解决的不太扎实。还有点含糊。因为有打远的欲望,所以每次试图最大化加速杆头的时候,会有丢失杆头位置的问题。而且有反复,甚至是也发生过杆身在手中滑动的情况而影响击球效果。最后是痛定思痛,回到基础要好好把握杆给过了。所以现在在练习场每天在那单手挥杆就是本人。 而且练习重点从一开始希望能够左手击球打远,改成左,右手腕都可以自由的活动,击打20-30码的距离,甚至更短,熟悉之后慢慢增加距离控制:即按照心中预定,击打相应距离。 目前的感觉是随着左手后三指的指力增加,食指和拇指渐渐能解放出来,感受到杆头的位置。就好像捏住一个球一样。而右手也是如此。夹的感觉越明显 。
而握杆实在是不容易练,没有什么取巧的方法,只能是卖炭翁的:“无它,唯手熟尔”。 需要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和巩固。而且作为基本功,就像钢琴中的音阶练习一样适合每天都做。但是做好了其他很多东西都容易完成。我以前是互锁似握杆,现在改了。因为有基础,改起来很容易。甚至昨天做做反手挥杆,也很有意思,很快地就能挥杆了,还做得不错。HOGAN说的对,握杆很难。也难怪他要用那么多篇幅连讲解握杆,只是我们不愿意吸取前人的教训,还要自己走一遍才能体会基础的重要性。
站位:以前很注意站位,重心转移这些。现在觉得所谓站位都是在握杆好了后,身体的调整。调整到适合挥杆的身体位置。如果在不平坦的地方就不要遵守所谓的站位如何如何的要求,一切以适合挥杆,能让身体启动为目标。所以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教学片在树下跪着击球,也可以理解和其他挥杆串联起来。重心转移,对我来说越来越没有什么重心转移了。髋部的运动而已。对于100码内的距离,甩个手用P杆就成了。不需要动髋。和我一起练习的小朋友,震胸一号木就到了250码。要是震髋,震踝那不知道打到多远。一切以目标而定,方法呢是五花八门。只要你问题解决的好。什么都成。所以引申过来,短杆的技巧很多种,不需要强求切杆就是手腕不动,或是Pitch有点甩手腕。作为分类,切,p的定义可以如此。但实际的目标是在果岭边,需要将球放到离旗杆越近越好。那么怎么能近就看你的本事。任何方法都可以,只要适合你。不需要强调非要这种方式方法。当然在初期学习的时候还是可以作为不同的方法来学习的。
距离: 应该说我一直有打远的欲望,而且在练习的时候要克制这个欲望非常不容易。时不时就想发发力打个远球看看。实际鸟用没有。特别是这两次下场,一号木都打到250-60码了。应该说距离有了,可是铁杆没有准度,一样成绩不好。这里控制是最重要。但是距离怎么说呢。要说不重要,那不是,但距离不是全部。还是用控制的距离最好。能把球放到我希望的位置上,就包含了距离,准度和容错性(毕竟我们不会100%准确)。说到底还是个心理控制问题,明明知道打远没什么用,但还是很希望能够打远。这种自我调整和控制其实一直贯穿在整个打球之中。
球场策略:这个东西我没多少发言权。但随着打球的增多多少还有些体会。 策略其实更多地应该是在挥杆稳定了以后才能谈的东西,连球的打不起来,算了,还是先把球打起来再说。我初期下场往往难的洞打得好,简单的洞倒加2,加3的。这就是运气而已和策略无关。挥杆还不稳定,先前订的策略都没有,随时都在改策略。哈哈!所以这玩意只有挥杆稳定了后来谈比较有效果。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策略的。策略是我们做事的方法,切入点和总体安排。我们每个人做事都是有前后安排,总体规划的。这样就能做的有效率,合理。打球也一样。策略每个人都不一样,那是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张连伟80码内的短杆好,他攻果岭的那一杆就多半会放到离果岭80码内。如果你60码的那个短杆强,那你就争取放到离过果岭60码处,争取下一杆能创造死鸟。从你的目标往前推直到开球处,这个过程就是打球的逆向过程,也是职业球手熟悉场地的主要目的。记得有偿曾经应用过一段他人记述HOGAN熟悉场地的话,HOGAN从果岭出发向走,走到一处平坦的球道上,踩了踩这块地说这就是攻果岭的地方。后来他的比赛中都是从这攻果岭的。 这段话单看很神奇阿。其实说白了就是从目标往回,按照你的技术特点和球场情况定下如何击球,用什么杆的安排。当然策略有了执行力很重要,不能执行策略再好也没用。还有就是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要能控制住情况,修补得过来。这又涉及到实际打球时候的临场管理能力了。
当然还有心理和其他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阶段总结,就写到这里。
总结:高球要打好,握杆最重要。距离不用怕,慢慢就来了。策略人人有,心理要稳劳。要问还有啥,下回接着聊。 哈哈,见笑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