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625-知识积累的方法

(2013-06-25 22:02:57)
标签:

杂谈

康老师好为人师已经很多年了。一旦逮着机会可以教人一把,坚决不放过。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乐意有人教自己。一是有明显的代沟,二是对知识到底有啥用,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比如有人就会说,你看那么些书,给你带来什么?你懂得知识积累和知识管理的方法,你的工作业绩提升了没有?还有诸如,知识多了,心态没调整好,对社会的理解不深刻,你做什么事情也成不了。如果是领导没事敲打敲打年轻人,最后的结论几乎就等于“知识越多越反动”了。

但我个人来说,知识其实是带给人最大快乐的东西。哪怕你看穿了一切,知道知识其实没啥用,但我个人还是建议你,多学点积累知识的方法,你总归会收获一段时期的快乐。

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任何领域的知识积累,都没有捷径可走。有的人吸收知识的能力强,跟智力有关,跟方法有关,但还是下到了功夫。而知识积累少或者几乎没有的人,不是因为智力或方法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想走捷径,半途而废,不能及时更新,没下到苦功夫。

那么,知识积累难道真没有任何方法?个人觉得还是有一些的。特别是对年轻人意欲在企业有所提高的前提下,积累足以让自己工作不累的专业知识,肯定会有所收获。

1、学会用Google而不是百度
很多人习惯用百度搜索,不是说百度就没知识。而是相对一些专业信息,谷歌的呈现会更专业。特别是外文资料,谷歌所提供的专业性,目前其他搜索引擎都不具备。遇到问题,用谷歌解决,其中专业知识网站,问答网站,wikipedia等,给一个专业人士提供了大量“外链”,系统性无与伦比。不管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还是软件使用的技巧,科技自然文化地理,无所不包。一天用10次Google搜索,你就掌握了起码几十个小点的知识群。一年的成长就会很明显。

2、学习真正的专业知识并能了解专业知识来源和发展
知识积累,我更看重真正的专业知识。比如某个领域的专家,某个方面的开创者的思想,网站,图书等。很多人喜欢阅读翻译过的知识,这一方面受困于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个是一种习惯,不愿去了解专业知识的来源,而停留在某种知识的译介传播层面。除非是看新闻,翻译的和不翻译的并无区别(当然也有误译的),专业的国外网站,能给自己追溯到源头,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保障。

3、保持好奇心并能投入一定的时间
我以前说过一个1万小时理论。在这个理论之前,还得包括一条:要保持好奇心。否则以万小时计算的投入,有苦行僧的意味,最后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结果适得其反。

4、要学会质疑和逆向思考
接收了知识,存储了大量知识,理解了。还要学会质疑。哪些适合自己,别人是否完全正确,从哪里找到比它更好的方法。懂得逆向思维,知识才算你的知识。

5、学会知识管理
也要懂得管理。好记星不如烂笔头。用各种工具,管理好自己的知识。善于实践。甚至和朋友同事家人分享知识积累的乐趣。只有这样,知识才不是死死的东西,才有记住它们和发掘它们价值的必要。


6、多跨领域学习、思考
这一条和第三条应该算是类似。但跨领域学习和思考,是能力,更是习惯。

上述六条比较笼统,但坚持做下去,相信会有所体会。至于具体的方法方面的,包括实践等等,特别是知识管理,因人与人不同。可以找到自己习惯的方法。

当然,知识没啥用,你完全不积累知识,也没太大问题。
(mobilewtf 2013)

======带个广告=======

这是康康管理的公共帐号【小恶心微吐槽】,帐号:mobilewtf。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让更多朋友看到。
如果你觉得这个帐号还有关注价值,请转发给你的朋友们,请他们订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