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种思路破解成都公交燃烧之谜

(2009-06-08 21:41:13)
标签:

成都

公交

燃烧

搜寻

原因

杂谈

今天才第一次看到两段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的视频,看完头皮发麻,有些难过,看得忍不住要掉眼泪。以前国内也发生过多次公交车自然现象,但基本上多数乘客都能逃生,很少有这么惨烈的事故发生。看了成都公交燃烧事故的视频,觉得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根本就不应该发生。看到视频中大量汽车鸣笛呼啸而过,没有第一时间停下来,只有少数几个人想着拿着灭火器去灭火,我觉得我们的汽车驾校的安全教育很失败,还看到很多人无助地看着大火,似乎不是灾难现场,而是在拍电影一样,就很难过。每次我去给车年检的时候,我自己也不重视汽车的灭火器,但实际上每辆汽车都有灭火器。成都公交还只是冒烟的时候,并没有人第一时间把汽车停下来拿了灭火器去砸窗户和灭火。如果大家的意识跟上了,我相信这场大火也许不会致这么多人死亡。唉,这是后话,我自己意识也不高,好多年都没换过灭火器,明天我自己也去换了我的灭火器。

成都市公安局综合多名幸存者的证据显示,这是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通报公交燃烧事故)真是痛心。火车飞机地铁有安检不容易带上易燃物品,但公交车从来就没人关注,还会有人带汽油之类的东西。似乎易燃物品不得带上汽车,早就被我们给忘记了。80年代的时候,我每次去车站坐车,一到检票发车时,车站大喇叭都要循环播放“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的广播通知。而且车站的墙上绘制了大量禁止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的宣传画。记忆里广播播送车次和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的播音的场景,几乎就是一套标准动作。但自从80年代末放开私人承包公交车之后,我就再也没听到过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标准播音,相反,以前的标准播音,换成了售票员为了多拉客而不断地喊“上车上车马上就走”的拉客声。

我们忘记了汽车狭小的空间,最怕的就是易燃易爆物品。

第一次看到不完整的视频,可以看到如此快速的燃烧,我猜测一定是有易燃物品的。否则不可能如此迅速燃烧起来。后来的证据表明,汽车检出了汽油。这让我想到,也许是有人的车没油了,临时打了一桶油,乘公交给送过去,结果不小心打翻了,导致失火?我记得我03年在北京临时租过一次车,当时汽油指示没油了,但我想着总还能跑10几20公里,也没太在意。但结果是只跑出3公里车就彻底抛锚了。只好打了一个出租车,跑到最近的加油站,用铁皮罐子加了油返回到抛锚的车上给油加上了。这些用于临时出租的车很容易被人给开得没油了,一旦某个粗心人太过粗心,就很可能需要临时去打油。还有一些摩托车主,因为摩托车油耗很少,很多人是用可乐瓶装汽油,打回家在家给摩托车上油。如果打油的桶放在公交车上给打翻了,很可能闯祸的人自己担心而提前下站了,如果有人不顾别人感受在公交车上抽烟(我确实看到公交车上有人抽烟的),几乎是必然要发生燃烧的可能(早上汽车过热自燃的可能小)。

现在成都公安局正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未锁定携带者 并向社会承诺一定会追到水落石出。其主要方法是在调用沿途停靠站的交通监控视频,主要关注上下公交车的乘客的情况,以及征集目击者的证据(证言、视频、数码照片等)还原一个详细的时间进展和可能的事故发生的线索。我觉得也许可以换一种思路,1、寻求公交沿线的加油站,回忆当时是否有临时打油的人。2、或者寻求市民的线索,看哪些人住在附近骑摩托车上下班有用瓶子装汽油的习惯。3、还有一个,寻求租车公司的线索。把搜寻范围扩大到公交车和沿线之外,也许是一种新的思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