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象:夏娃旁边的亚当

(2007-05-06 11:17:46)
标签:

《圣经》

亚当夏娃

冯象

善恶

 一直不明白的一个事实是,中国人并不喜欢读圣经,但知道圣经的人很多。甚至看到手拿圣经的基督徒,很多人会生了一种感慨:他/她和我不是一类人。

这样因为《圣经》一书而生出的标签,大概是《圣经》在中国不不普及的原因吧。似乎只有去了教堂,只有熟悉基督教义的人,才会手捧着一部《圣经》,在一些常人眼里的不解中,招摇走过。

在国外的书店,《圣经》往往是占很大地盘的,各种版本让人有很多选择余地。不像国内的《新华字典》只有商务独家出版,圣经读物多得很。大概当你看到一个人床头放一本《圣经》,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负笈海外多年的冯象,最近几年一直在翻译《圣经》,欲从希伯来语翻译过来,就有了很多好玩的领悟,我们以前并无知道。转来一看。我无聊的时候,也想着自己就读《圣经》的感悟给识字不多的农民朋友写写圣经故事,让他们也接触一些更简单的故事。可惜我有一个毛病,有了想法,却从未付诸行动,可惜。

她身旁的丈夫
作者:冯象

男女互相“依恋”而“结为一体”,是上帝之法对夫妻恩爱、男女平等即“般配”的规定,并非性行为的描述。因为那时亚当夏娃虽然“光着身子” (`arummim),却并无羞耻的感觉(2:25)。换言之,人类还没有性意识、性关系,以及由此而起(就《圣经》而言)的一切罪恶和相关的“道德问 题”。不过这“乐园时期”大概不长。因为伊甸园里,上帝还造了最为“狡猾”(`arum,谐音裸体)的蛇。

蛇引诱夏娃吃禁果一事,经文是这样描述的(《创世记》3:6):女人望着那棵树上的果子,那么鲜美悦目,还能赐人智慧!就忍不住摘下一个,吃了,又给身旁的丈夫一个。

有趣的是,三种中文旧译都漏译了“她身旁”(`immah)一语:

和合本: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
思高本:遂摘下一个果子吃了,又给了她的男人一个,他也吃了。
现代本:她摘下果子,自己吃了,又给她丈夫吃;她丈夫也吃了。

这个词(介词+人称后缀)看似无关紧要,但经典西文译本都不马虎:

七十士本:edoke kai to andri autes met’ autes (又给她身旁的[她的]丈夫)
路德本:und gab ihrem Mann auch davon (同上)
钦定本:and gave also unto her husband with her (同上)

只有通行本未译:deditque viro suo qui comedit (又给她丈夫,他[也]吃了)

通行本是罗马教会的“标准”《圣经》,由“教会四大博士”之一圣杰罗姆(约342-420) 在五世纪初完成。它的译法,往往为传统教义所倚赖,此处即是一例:夏娃先偷食禁果,然后给丈夫一个,亚当见她吃了没事,便也吃了。如此,亚当违反上帝戒 谕,乃是立场不坚,依从妻子的结果(3:17)。人类获“原罪”而堕落,责任主要在夏娃。她不但受了蛇的诱骗,还罪加一等,害了丈夫。所以该受双重的惩 罚,即忍受怀孕分娩之痛并“要丈夫做[她]的主人”(3:16)。男女/夫妻平等至此结束。传统上,女人是男人祸害的观念,有这条经文解释为据。

然而,如果我们细读这几节的原文(或七十士本等译文),就会发现“案情”不那么简单。根据原文,夏娃吃禁果时,丈夫就在“她的身旁”(3:6)。而 且蛇的话音未落,她就伸手摘了智慧之树的果子。因此合理的推想,是亚当在旁,也听了蛇的花言巧语,同时受的诱惑。所以,他才没有反对妻子摘吃禁果;而夏娃 递给他果子时亦不必解释——事实上她一句话没说——原因很简单:亚当已经从蛇的口里知道,并且相信,吃禁果不会如上帝警告的当天死掉(2:17);相反, 人吃了“就开了眼,就会像神明一样,懂得辨善恶了”(3:5)。


这样看来,后来耶和华进园子查问时,亚当的回答就是推卸责任的谎言了:“是你赐给我作伴的女人,她给我果子吃,我就吃了”(3:12)。这是人“开 了眼”之后第一次运用“辨善恶”的智慧和自由意志;他的选择居然是撒谎,欺骗上帝。不难想见,耶和华心中的恼怒和失望:“开了眼”产生性欲,本身并非罪 恶,但是加上谎言及说谎造假的种种动机,伊甸园就容不得他们了!所以耶和华“将人逐出了伊甸园,令他耕耘土地,去造他的泥尘里谋生”(3:23)。这是仁 慈的天父让人子好好改造悔过自新,不厌其烦,给他一次又一次机会的开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