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云南昆明官渡古镇庙会旅游二宝seerosen |
分类: 娃看世界--游山玩水 |
古镇上几乎所有建筑的屋脊下都有这样的龙抬头,还有其他动物,都是抬头造型,最多的就是龙.
这是象的.
这就是官渡三宝中著名的豌豆粉,感觉和绿豆凉粉的味道差不多啦.开车从昆明去大理时,看见沿途的豌豆田,我们还差异为什么这里的人种那么豌豆,原来原因就在这里啦.
这个应该是米凉粉,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新意滴说.
昆明的菠萝都是这样小小的,我还以为云南的菠萝都是这样,但后来在版纳看到了和北京卖的一样大的,但味道真的比北京的菠萝好吃太多了.菠萝饭的味道也好吃太多了.老公说因为这里的菠萝都是自然长熟的,所以也没有北京的菠萝上那么多的黑疤,味道也特别的自然浓郁.
酸角.在这里很普遍,味道和山楂差不多,据说吃了开味的.二宝喜欢吃酸角糕,我喜欢喝酸角汁.
这里的宝宝都是这样用背巾背在身后,背巾很漂亮,绣着各种图案.
这个是喜鹊登梅吧.
这是我们熟悉的十字绣.看来抱着宝宝的女同胞的确辛苦,要放松下双脚.
烧烤摊比比皆是,初见还觉得很丰富了,去了版纳才知道是小巫见大巫.
庙会上各处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烧烤的,这家烤的排骨和臭豆腐.
别致的路灯,后面的背景就是金刚塔.金刚塔的故事很有意思.(我就爱看这些杂史,正经的基本不感兴趣)
“金刚塔”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早建造、保存最完好的金刚宝座式石塔,修建于明天顺之年(公元1457年)、距今已有546年历史、建在一堆螺蛳壳上的金刚塔堪称伟大壮举。河北省建筑科研研究学院工程技术人员在此次整体顶升2.6米的巨大工程中发现,当时没有水泥,为了建造该塔,古人采用螺蛳壳拌黑胶泥夯实后,再打下数百根沙松桩固定后,再用糯米饭和糯米汤拌红土作垫层,一块一块砌上塔石,据说当时官渡古镇千家万户的糯米都集中后用尽。
法定寺始建于唐南诏(756
年前后)。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光绪二十一年重修。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2500余平方米,由大殿、配殿、耳房、厢房、山门组成院落。大殿为穿斗式术结构,面阔五间共17.2
米,进深三间共l5.7
米,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九踩斗拱,檐、枋等装饰富丽繁缛。殿内原供奉祭祀大黑天神,配殿与厢房等则分别祀观音、岳王、财神等佛、道两教神祗。
我是见寺庙就要去拜拜的人,这里拜菩萨不但要烧香,还要烧一串这种类似金元宝一样的东西,纸做的.我也烧了一串供奉菩萨祝福全家平安.
另外要说的是,这里紫外线强烈,看这里的妇女大多戴着帽子,我这次来前准备不充分(没有一次出来旅游是准备很充分的,走到哪算哪),没有准备帽子墨镜,因此都晒蜕皮了.
三个小朋友头碰头在分吃一份酸辣洱丝,太可爱了.最小的那个看着比二宝还小,却那么能吃辣,两个大的都抢不过她.二宝什么时候能吃饭吃这么香呢?
穿西服的小帅哥在吃烤韭菜,太有意思了
除了漂亮的背巾,还有这种背孩子的背篓,在丽江也看到很多,什么都背着.
猪笼草.好象15元一盆,可惜没法带,要不一定要买一盆,夏天给我抓蚊子,呵呵.
丫头很乖,从不乱要东西吃.给她买了点煮带壳花生,也吃的很高兴.
陶振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说爱昆明地处高原,气候像瑞士的日内瓦,夏不热,冬不冷;也不说一汪滇池水,养育昆明一城人。我只说我生活的一个地方——官渡,我爱上昆明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