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究竟想要说明什么?前媒体人应聘道士、实习生未果,现送外卖

(2023-03-30 08:52:24)
标签:

时评

青锋

杂谈

分类: 青锋时评
这究竟想要说明什么?前媒体人应聘道士、实习生未果,现送外卖

青锋

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媒体人点评某周刊记者失业半年,应聘道士、实习生未果,现送外卖一事,说实话,青锋并没有多少在意。不料想,事过不到一天,就在澎湃新闻上看到了有关这一事情的报道,公开了这位“出生于1985年,获得了四川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做过记者、企业公关,创过业,已失业半年,目前当外卖员”的某周刊前记者的相关情况,让人陡然有一种别样感觉,怀疑这是否为了炒作而炒作呢?

澎湃新闻报道称,这位前媒体同行,有时候“会穿着黑色长衫,披着灰黑色围巾,以学者的风范在抖音上聊历史、哲学、文化”,诸如“秦始皇嬴政”“秦始皇长子扶苏之死”“庄子”“西方存在主义”“生死哲学”等话题,有时候更以“他戴着头盔,骑着电驴,当外卖员的经历”出现,并感叹“这两种生活像是两个世界,如今却融合发生在他的身上”。

一个大学哲学硕士,有过媒体从业经历,且年龄也只不过刚过35岁这个门槛,以同是从事过传统媒体工作几十年的青锋的经历认为,绝不会出现有关报道所说的,连应聘道士,媒体实习生都没有成功。如果所说确实为真,多少让人有点不可思议,或者说这位前媒体同行身上可能发生过不为人知,而不被社会接受的事情。否则,就青锋以及青锋身边人的经历看,作过记者,在企业搞过公关,如此丰富经历的人,怎么可能连媒体的实习生都胜任不了?

青锋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有这位前媒体人从事过互联网工作的经历,据说,“他离开互联网公司的理由是,‘人被工具化了’”。认为“有的企业喊着口号灌输人文关怀,但具体到KPI制度上却没有那么人性化”。很可能基于此,“他的工作体验并不好”,遂“以哲学的思维来辩驳:工具再好用,算法再苛刻,都只是工具,应该更好利用,而不是把人异化和工具化”,让他人认为他成为了“另类”而不能轻易接受。

又或许正是这位前媒体人以哲学的思维来思考当下某些企业将人“工具化”,而产生了对当下企业管理的抵触情绪,因而,在失业后的半年里应聘工作简历“每投出去100份,只有一份回复”“并且说‘不合适’”。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在青锋看来,首先要融入社会,其次要了解社会,然后才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否则,连社会都不能融入,更不用说了解社会,那要想让这个社会接受,并想靠自己努力来改变这个社会,很可能是天方夜谭,子虚乌有。

行文至此,青锋不能不引用一位媒体人朋友圈转发这位前媒体同行失业半年,应聘道士、实习生未果,先送外卖一事的评论,说“利用了几个冲突的关键词产生传播爆点:外卖员 道士 南某记者。说明传播的专业没丢。也展示了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悲剧:只有足够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才能流行”。而更让人觉得,这位前媒体同行此时公开自己的相关经历,是否真的就是为了炒作,而进行炒作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