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青锋杂谈 |
分类: 青锋时评 |
青锋
“103名教师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这家被公开点名的据说在校外培训行业赫赫有名的新东方,是有关部门从其“名师风采”中查出来的造假情况。有关报道披露,针对培训机构“虚构、夸大、诱导”等违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3650万元。其中不乏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以及作业帮、猿辅导等这些在电视以及网络上大肆发布广告的机构。
从有关部门查处的情况看,这些校外培训机构为了招徕学生,不惜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编造用户评价等,搞虚假宣传,可谓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比如某机构对外宣传的121人的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而查处的结果,实际上985、211大学的仅有18人。
说实在的,当青锋看到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在电视或者网络上发布广告,声称自己的师资不是来自清华,就是来自北大,最不济的的也是来自985、211等大学,青锋一直就处以怀疑状态。因为,不论清华还是北大,其毕业生每年毕业后都肯定会本着自己的专业,也就是学以致用去的。他们哪有可能进入校外培训机构,或者哪有更多精力在业余时间从事校外培训工作?
然而,正是在一些人鼓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利用学生家长害怕自己孩子考试成绩落后,高考进入不到理想大学,怕未来就业困难等等焦虑,以某老师“所带学生初三获得高中化学省级一等1名……所带学生中考化学名列前茅”、某老师“曾获省级师范大赛奖项”等等噱头,诱导学生和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报考校外辅导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造假为何到了如此严重地步?甚至当下造假风气还大有蔓延到其他行业之趋势。
前不久引发人们热议的“清华毕业生求职保姆”之事,新闻晨报报道披露,上海某家政公司公开的“清华毕业生求职保姆”求职者的简历照片,疑为浙江某高校大二女生。据浙江某高校大二女生表示,照片系其两年前高考拍摄,五官被PS。有关媒体经比对,认为浙江某高校大二学生所说属实。
对浙江新东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新东方)等培训机构涉嫌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大都处以了顶格罚款。
那么,对于类似“清华毕业生求职保姆”等,如果被证实为造假,应该怎样处置?
青锋认为,绝不能放任不管,要依规依法严格查处,让造假、虚假宣传等再无滋生之处。